爱奇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人工智能为什么不能取代教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6:16: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关于“技术能否取代教师”,讨论由来已久。伴随着ChatGPT、DeepSeek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爆火,这一话题已经升级翻红为“人工智能能否取代教师”,为社会各界所热议。事实上,回答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人工智能的技术特性如何,而在于人们如何认识教育本质和师者内涵。

如果将理解教育仍困于知识学习,将教师职业仅界定为数据传递和知识传授的搬运工,那“以机替人”的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因为凡是基于稳定规则体系的、规律隐藏在可获得数据中的工作,都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然而,教育是融科学、技术、人文和艺术为一体的复杂生态网络,是自然生长与人文引导的艺术,而知识传递仅是教育的冰山一角。教育的本质,应是孔子的“因材施教”、是柏拉图的“以辩求真”、是叶芝的“点燃火焰”。为人师者,应是育人育才的好老师、“大先生”、教育家,肩负为学生创造美好体验、传承人类文明、塑造社会未来的使命。凡事种种,岂是机器所能企及替代的?

因材施教,需要教师启智润心,而非刚性机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好老师能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用温暖人心的指导来支持和鼓励因材施教。以人师育才来成就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以辩求真,需要教师循循善诱,而非机械灌输。当前学生对人工智能的依赖已开始显露出弊端风险。信息茧房、认知外包产生了大量充满AI味的捉刀答案,让学生一点点失去了独立思考、批判质疑、创生新知的认知力。人工智能对已有知识的重组生产,并无法创造出打破常规的新知识和新思想。智能时代的新质人才,更需要在苏格拉底式的循循善诱下“善谋善断”,在明辨是非中树立正确的伦理三观,在理性批判中孕育出创造性思考的光芒。

点燃火焰,需要教师立德树人,而非投喂知识。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之一,教师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使命。这种全方位的育人要求,需要教师的智慧引导和身体力行。人工智能在认知情感方面的局限,决定了其在近未来时期难以胜任此类工作。作为“人师”,教师在价值引领、人格塑造等方面具有不可被技术替代的德行智性。

师者,不止于授业解惑,更是塑造价值、共振情感、培养创造力的传道智者。当超越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窠臼来认识教师时,人工智能的出现并不是教师职业的终结,而是教师升级的时代动能。面向未来的教育图景,是“人类智慧+人工智能”协同互补。人工智能是教师的助手伙伴,教师要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成为学习体验的设计师、高阶思维的助产士、情绪价值的导航员、伦理道德的好榜样。教师要提升智能教育素养,善用技术高质量育人。

(作者:胡小勇 系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 甬派十周年|“指尖战场”十年见证,他们讲述成长密码

    7月8日,宁波市级重大新闻传播服务平台——甬派客户端迎来成立十周年。当天,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举行“甬派十年,每个人都是主角;我们在一起,就是宁波!”主题庆典活动。活动特别设置“回望”篇章,邀请三位在甬派平台上成长起来的优秀记者、编辑登台,分享他们在媒体融合大潮中的实践与感悟。高质量“实战”:锤炼真本领

    2025-07-08 14:13:00
  • 呼和浩特:打造“东西协作+本土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在广袤的内蒙古大地上,首府呼和浩特正以令人瞩目的姿态,悄然蜕变为区域科创高地,随着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三大技术转移呼和浩特分中心相继落地,与内蒙古工业大学携手,共同构建起“东西协作+本土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化矩阵,成为首府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引擎。作为连接上海与内蒙古的重要纽

    2025-07-05 07:57:00
  • “含香日”让馠香满园

    从前,学生岑芳迪在校时安静得像一朵蜷缩的云彩,课上目光低垂,课下也总是独自待着,直到“夸赞日”来临,师生一句句真诚的话语如同春水汇成小溪,滋润了她的心,也打开了她积极的行……每一个生命都带着隐秘的渴求,在寂静中等待一句认同的叩击。对于一所随迁子女比例较高的乡村小学,如何建立有效的阶段性情绪评估与行为

    2025-07-02 08:40:00
  • AI大模型回答如何优化?AI-CRO了解一下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当下,大模型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然而,大模型给出的回答质量参差不齐,常常难以完全契合用户需求。此时,AI搜索内容结果优化(AISearchContentResultOptimization)作为一项新兴且关键的技术,为优化大模型

    2025-07-01 06:52:00
  • 高质量发展故事汇丨走好三个“一公里”,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 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提出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坚持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并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

    2025-06-29 18:15:0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