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黄浦滨江世博浦西园区段防汛墙悄然“长高”,引发不少市民的关注和讨论。一排高约40厘米的铝合金插板,使防汛墙步道侧高度达到1.5米以上,遮挡了行人观景视线,有市民质疑加高后的防汛墙“影响滨江路线美观度”。
其实,这排金属插板是“可拆卸式插板防汛墙”,此次改造为黄浦滨江防汛墙专项维修工程,对部分未达现行6.7米千年一遇防潮标高的墙体进行“加固”和“加高”,消除安全隐患。考虑到市民的观景需求,针对紧邻步道的五段墙体,施工方没有直接浇筑混凝土加高,而是先降低墙体基础高程,再安装可以灵活拆卸的轻质铝合金插板,实现“汛期防汛,非汛期观景”的双重需求。目前600余块插板处于调试阶段,计划9月底汛期结束后拆除。
此次防汛墙维修工程旨在排查隐患,而非景观改造,是防汛备汛、未雨绸缪的务实之举。但市民的困惑和需求也在提醒我们,如何在筑牢城市安全屏障的同时,打造能观景、能游玩、能享用的滨江空间?“安全”与“观景”不是单选题,既有抵御风浪的能力和韧性,又有拥抱江河的胸怀和温度——这是市民对公共空间品质的期待,也是一道城市建设和治理的思考题。
随着“一江一河”规划迈入新十年,未来的黄浦滨江将进一步优化亲水观景体验,打造滨水空间新面貌。
原标题:《民声聊吧丨黄浦滨江防汛墙影响观景?如何“防汛亲水两不误”?》
栏目主编:毛锦伟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段心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