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开国皇帝都要屠杀功臣,这不是普遍现象,是汉太祖刘邦,汉武帝刘彻,明太祖朱元璋等几个著名皇帝的个人选择。
相反的例子是汉光武帝刘秀,宋太祖赵匡胤都没有大量屠杀功臣,而是要求功臣解除军职,功成身退,享受良田美宅胜利果实。
中间状态的例子是,李渊没来得及屠杀功臣就被功臣之间的内讧整倒台了。
李渊53岁起兵当年称帝,8年后,也就是公元626年,基本统一天下。8年中,开国元勋逐渐分为三派,高祖派有裴寂武士彟等,太子齐王党有魏征苏定方等,秦王党有刘文静李靖徐世绩等。公元626年,这一年发生了玄武门之变,秦王党起兵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秦王府的人掌握大权,另外两派靠边站。
玄武门之变正是因为没有及时剪除军功重臣,李世民与其说是次子,不如说是功臣体系的代表。
李世民当皇帝后,凌烟阁功臣这些嫡系也不是久在军中,而是有战争带兵,没战争卸甲。这个过程叫做军队国际化。
南宋的赵构杀岳飞不是怕他救回二帝,而是他掌握了半数以上的军队,这风险太大。
军权不可分享,主权不可分割。违反这一原则,会造成太平天国和西晋王杀王的内讧,亡国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