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130亿超级工厂投产!青岛城阳“王牌”频出赋能产业升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30 16:27:00    

5月24日,青岛市城阳区鹏辉能源储能电池零碳制造基地内,一期项目电芯生产车间成功实现投料试产,生产线全速运转,工人们正进行最后阶段的参数优化调试。这座总投资约130亿元、规划产能36GWh(吉瓦时)的“超级工厂”,是广州鹏辉能源(青岛)有限公司在华东地区的最大生产基地,其中的电芯厂房更是鹏辉规模最大、产能最高的单体厂房。

鹏辉能源工人正在进行最后的设备参数调试。

作为青岛市储能产业首个引进的百亿级项目,鹏辉能源储能电池零碳制造基地项目,是城阳区产业变革的“风向标”——从轨道交通“一业独大”,到轨道交通、绿色能源、集成电路、低空经济“四轮驱动”,这座曾以高铁制造闻名的工业重镇,正以技术突破和生态重构为引擎,重塑区域经济版图。

轨道交通的“兴与变”:从单极支撑到技术母体

去年年底,“全球跑最快的高铁列车”一经亮相便强势霸屏。简洁飘逸的红色腰带叠加银色车身,极具科技质感的外观下隐藏着突破400公里时速的核心技术。这列被称为“陆地航班”的CR450动车组,“原产地”就在城阳区。“作为全国高铁制造的‘心脏’,全国55%的高铁动车、20%的地铁车辆都是从这里驶出,全套采用中国标准的雅万高铁也是从这里驶向世界。”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产业发展部主管刘宁介绍道。

由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生产的CR450AF样车从城阳驶出。

轨道交通产业曾是城阳经济的“顶梁柱”。2020年,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龙头企业中车四方股份公司营收达382.5亿元,占城阳区高新技术企业总营收的34.5%,轨道交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100亿元。然而,过度依赖单一产业的隐忧逐渐显现。2021年,受国家轨道交通发展周期波动影响,城阳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8%。“面对这样的困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城阳区工信局产业规划创新科负责人宋清轩坦言。而转型的关键,在于将轨道交通积累的“工业基因”转化为跨界创新的跳板。

这一思路在低空经济领域率先落地。在广电计量检测(青岛)有限公司的盐雾试验室内,一架无人机被放置在盐雾试验箱中,细密的水雾正模拟海上高湿高盐环境。“过去这项技术用于高铁零部件防腐测试,如今可以服务于低空飞行器的可靠性验证。”广电计量检测(青岛)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美玉说,依托轨道交通积累的数据链路通信检测、电磁兼容检测等技术,跨界低空飞行器,这是城阳工业基因的自然延伸。

“产业转型不是摒弃传统产业,而是以技术改造为引擎,将既有产业优势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宋清轩说。轨道交通的检测认证能力,正支撑低空经济无人机的研发验证;精密加工技术则为半导体设备制造提供了基础。2023年,城阳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6.1%,自2020年以来首次超过青岛全市平均水平。

产业链招商:从“链主”到“生态”

破解产业结构单一困局,关键在于培育新支柱产业,而城阳区找到的突破口是“链主引领、生态共建”。轨道交通产业的成功已印证这一路径——中车四方作为“链主”,在“十三五”期间累计为青岛贡献产值近2000亿元,带动本地供应商从162家增至235家,本地配套率提升至40%以上,年均配套额超100亿元。“龙头企业能迅速聚拢资源,形成‘葡萄串效应’。”城阳区发改局新能源产业科负责人纪超总结道。

这一经验被精准复刻至新能源产业。2022年10月,城阳区首次接触国内储能电池头部企业鹏辉能源;2023年5月,储能电池零碳制造基地正式签约。从初次洽谈到项目落地仅用半年,速度背后是“链式招商”的系统谋划:项目签约前,城阳区已梳理出磷酸铁锂电池制造、储能系统集成等上下游关键环节,赴6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开展产业发展交流活动;签约后,立即组建“体制内+体制外”双招商团队,先后开展订单式招商对接活动20余次、参展对接10余场,促成7家本地企业进入鹏辉供货体系,20余家配套企业加速集聚。

这种“引进一个龙头、激活一条链条、辐射一个集群”的模式,正在集成电路、低空经济等领域加速复制。规划总投资110亿元的物元半导体一期项目,已带动10余家上下游企业签约落地,意向投资额超20亿元。“过去招商拼土地优惠,现在拼的是技术协同和要素配套。”纪超说。从“政策优惠”到“生态赋能”,城阳的产业版图在链式裂变中持续扩张。

创新突围:从“制造车间”到“技术策源地”

在青岛和而泰智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车间内,6条全自动贴片生产线正将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嵌入电路板中,经过回流焊高温固化等环节,成为智能家电的“大脑”——控制器。“传统变频控制器依赖电解电容,寿命短、能耗高。我们研发的‘无电解变频’技术,通过自适应算法替代电容,实现了让冰箱节能20%,成本降低5%。”青岛和而泰智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厂长刘大川介绍。这项耗时两年攻克的技术,现已应用于家电行业知名品牌,年产量突破1000万件。

青岛和而泰智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车间。

在绿色能源领域,青岛中电绿网新能源有限公司以智慧能源系统为核心,展现了技术深耕的硬实力。其自主研发的“源网荷储”微电网系统集成光伏、储能及智能充放电技术,通过多能协同优化配置,可以实现新能源高效利用与低碳经济性最大化。目前,该技术已落地于潍青高速密水收费站,实现了收费站的零碳供电。“我们还将这项技术应用到了城阳区政务服务中心综合能源利用提升工程,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绿电约120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00吨,综合节能率达到35.67%。”中电绿网总经理刘鹏介绍道,按照一个普通家庭每月用电200度计算,这些电量足够使用约500年。

细数城阳引进培育的科技企业“王牌”——从实现储能电池万次循环的鹏辉能源,到攻克无电解变频技术的和而泰,再到实现零碳供电的中电绿网,无一不是手握核心技术、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行业标杆。

“技术创新突破是城阳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引擎,政策创新赋能则会进一步加速技术转化。”宋清轩表示,近年来,城阳区坚持实施“技改强链”工程,三年来统筹国家、省、市、区技改资金6.97亿元,滚动实施“智改数转网联”新技改项目600余个,撬动全区实现工业技改投资近200亿元。在低空经济领域,城阳区推出“低空场景机会和能力清单”“试飞券”等10项政策,吸引中科星图、中电科等头部企业共建“一主两辅”低空试飞试验场,打造从研发到应用的完整链条。在低空经济企业职工适龄子女入学转学方面,也推出了“无障碍入学”政策,支持的力度和尺度,不可谓不大。

从“一业独大”到“四轮驱动”,城阳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印证了一个逻辑:产业升级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以既有优势为支点,撬动新质生产力的系统性突破。2024年,城阳区规上工业增加值跑出了12.2%的增速,获评山东省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区。其中,新能源产业链主要规上企业产值同比增速5.8%。这座曾经的“高铁之城”,正在多元产业的轰鸣声中,驶向新质生产力的更广阔疆域。(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耿伟杰)

编辑:张亭旺

相关文章

  • 25723亿元!安徽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6%

    7月21日,安徽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公布2025年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572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94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9938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14

    2025-07-21 14:56:00
  • 百联二次接手 长沙乐和城引进“TX”产品线要做什么改变?

    观点网伴随城市更新的脚步,沉睡的存量商业项目通过对空间的重塑、内容的升级,释放出新的商业增量空间,重新迸发商业活力。其中,“年轻力”作为近年来的热词,频频出现在各大商业项目的焕新实践中,被视为激活客流,重拾市场吸引力的致胜法宝,但其是否能成为拯救各类存量商业的“万能解药”?近日,有消息称长沙乐和城“

    2025-07-21 00:19:00
  • 果然视频|青岛港湾职业学院专本贯通、中外合作专业招生计划来了

    青岛港湾职业学院2025年“3+2”专本贯通专业计划招生140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计划招生360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尹明亮 纵瑞东)

    2025-07-17 12:03:00
  • 国家知识产权局: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升至53.3%

    中新经纬7月17日电 国新办1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会上介绍,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从2020年的3194.4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3987.1亿元,年均增速5.7%;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从2020年的44.9%提升至2024年的53.3%。申长雨提到,知识产权保护迈上新台

    2025-07-17 11:39:00
  • ​建发杭州钱塘区东部湾新城项目公示 涵盖联排、叠排等多种业态

    观点网讯:7月16日,​建发杭州钱塘区东部湾新城项目公示。根据公示,该项目共规划27幢4F联排,5幢6F叠排、9幢8-17F高层/小高层,4幢2F商业建筑,以及停车楼、公园,活动广场、下沉庭院、景观水系等配套建筑。据了解,此次公示项目地块为今年5月13日,杭州兆东房地产有限公司(建发&东部湾新城建设

    2025-07-17 00:01:0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