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津滨海客户端】
津滨海讯(记者 刘芸 通讯员 史雅洁 摄影报道)7月11日,汉沽街道“‘医社康养聚合力 共建惠民筑安康’服务项目”在汉沽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中心启动。这一项目的落地,标志着汉沽街道在大健康产业发展领域迈出了极具创新意义的一步,通过党建联盟引领,全方位整合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协同产业发展,精心构建起覆盖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全新模式,切实增强居民在健康方面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在启动仪式上,汉沽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对项目背景进行了介绍。汉沽街道、汉沽中医医院、汉沽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方共同签署合作协议。该项目积极响应国家健康中国行动与银发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聚焦当前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居民尤其是老年群体就医不便等突出问题,致力于打破各类资源壁垒,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社区,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一体化连贯健康服务,真正实现健康服务的“零距离”。

创新“三链融合”模式,打造健康服务新亮点。本次项目的核心创新亮点在于开创性地构建了“三链融合”发展模式,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资源整合链:打通医疗进社区“最后一公里”
通过建立紧密的党建联建机制,由汉沽中医医院、汉沽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牵头,精心组织了一支由内科、外科、中医科、口腔科、康复科等多个科室组成的专业医护团队。这些医护人员不仅临床经验丰富,而且沟通能力出色。他们每两周开展1次坐诊服务,每季度覆盖6个社区,全年覆盖辖区13个社区。此外,每年还会组织2次大型义诊活动,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有效打通了医疗资源进社区的“最后一公里”。
服务创新链:满足全生命周期健康需求
以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需求为导向,组建了由党员带头、多方参与的服务团队。项目将为居民建立覆盖全年龄段的健康档案体系,服务内容全面且细致,从婴幼儿的营养指导、儿童的生长发育监测,到成年人的职业健康管理,再到老年人的康复养护,实现全方位覆盖,同时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独特优势和特色疗法,为居民提供体重评估、健康饮食、科学运动等专业指导,有效降低慢性病的发生风险。
产业协同链:推动跨界融合共发展
积极推动医疗、养老、科技等产业的跨界融合。通过街道、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构建起“小病在社区、康复回社区、预防在基层”的优质服务格局,合力推动辖区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该项目构建长效健康服务体系,将服务地点选择在社区活动中心或广场等居民较为便利的场所。在每次服务前,社区会通过公示栏、微信群等多种方式,提前公布具体时间及专家信息,方便居民合理安排时间参与。
汉沽街道负责人表示,该项目是提升居民福祉、建设健康街区的重要举措,街道将全力以赴提供必要的支持与保障。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在总结动员讲话中,对医院与社区联动的创新模式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对项目的实际效果提出了明确的期望和要求,随后宣布项目正式启动。
为确保项目能够落地见效,汉沽街道进行了细致的分工安排。公共服务办负责总体统筹协调、宣传推广以及督导考核工作;汉沽中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专家团队的组建、设备资料的保障以及排班安排;各社区负责需求摸排、场地组织以及秩序维护;日间照料中心则侧重配合宣传,并提出为老服务需求。活动全程将进行详细记录与效果评估,包括开展满意度调查等,为项目的常态化、制度化运行提供坚实依据。
该项目的启动,是汉沽街道深化“健康管理+养老服务”结合、积极融入健康中国建设大局的生动实践,将为辖区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健康福祉,开启健康生活新篇章。
本文来自【津滨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