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科交会黑科技看合肥高新区硬实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2 11:35:00    

4月26日到28日,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以下简称“科交会”)在合肥举行。本届科交会以“科技打头阵,创新赢未来”为主题,吸引了全省1500余家单位参展。合肥高新区作为全省科技创新高地,在本届科交会上表现亮眼:全区近100家科技企业参展,占全市参展企业总数的45%,充分彰显了高新区在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和生态赋能方面的硬核实力。

从“顶天立地”到“铺天盖地”

本次科交会云集了省内外顶尖科创载体、高校院所和科技企业,其中也包括位于高新区的诸多高能级创新平台,如国家深空探测实验室、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这些“顶天立地”的科创平台,撑起了高新区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地的脊梁。

深空探测实验室等空天信息创新主体聚集于科大硅谷高新片区

与此同时,众多新型研发机构和高科技企业,也在高新区“铺天盖地”地成长,让越来越多的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在科交会20000m²的展馆里,来自高新区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成果随处可见。

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带来的“智能座舱人机交互效果评测机器人VIAS”,通过自主研发的噪声还原系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能模拟出高速公路风噪、城市道路胎噪等各种真实驾驶环境,测试车载智能系统的语音交互功能。传统的人工测试和实车路测通常需要数周时间,而VIAS只需2-3天,测试效率提升了10倍。

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智能座舱人机交互效果评测机器人VIAS

合肥机数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大合作,研制出全球首个数据智能驱动的“全流程机器化学家平台”。平台通过融合量子化学计算与数据智能算法,集成40台科研机器人与智能化学工作站,可广泛应用于高熵材料、能源催化剂、发光分子等领域,提升创制效率100倍以上。

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展示的“水陆膝关节助力外骨骼”,采用一体化人体工学设计,并结合自主研发的柔顺力控步态技术,专为需要膝关节康复的用户打造。而科大讯飞带来的“讯飞智能助听器”,以多模态字幕助听、星火智能验配等核心功能,让重度听损人群也能“听见”世界……

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展示的“水陆膝关节助力外骨骼”

作为安徽乃至全国重要的创新创业高地,合肥高新区始终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着力构建“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产业生态体系。目前,全区高企总数超3400家、国科小突破400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7家、独角兽企业5家、境内外上市企业35家。

从“科产融合”到“产业集群”

科技创新,起点是“书架”,终点是“货架”。换句话说,科技成果转化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之所以举办科交会,就是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近年来,高新区也努力将科创优势转化为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让科技与产业实现“双向奔赴”。

智能化转型,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下半场”。为了加快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技术突破、产业协同与生态共建,4月26日下午,科交会“十大专项活动”——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科技招商对接活动在省汽车办举行。活动中,今年入驻高新区的安徽省汽车创新中心发起成立“开元汽车芯片创新联盟”,依托RISC-V开源架构,打造覆盖“芯片设计-车规认证-操作系统-应用生态”的全链条创新平台。高新区也将聚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与软件、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产业深度融合,力争三年内让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

开元汽车芯片创新联盟成立

创新“花”开,产业结“果”。近年来,随着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高新区日益成为新兴产业集聚区。在人工智能领域,高新区获批建设中国首家人工智能领域产业基地“中国声谷”,集聚企业超1500家,被工信部认定为智能语音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另外,智能语音、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网络信息和安全等4个省级重大战新产业基地也在高新区加速发展。同时,高新区还获批建设量子科技、商业航天、通用人工智能等三个省未来产业先导区,用科技创新加快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攀升。

下一步,高新区将围绕“5+2”产业布局,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光储、智能家电等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加速培育量子科技、空天信息等未来产业不断壮大。

从“创新雨林”到“生态赋能”

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转化进程中充满了风险与挑战,不少技术成果在关键节点上遭遇瓶颈,难以顺利通向产业化的最终阶段。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新区不断完善场景应用、科技金融、高端人才等配套支撑,形成创新元素齐全的“创新雨林”。

合肥国镜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冷场扫描电子显微镜”具有高分辨率、智能化、小型化、低电压等特性,特别是其独特的低电压工作模式,可以避免对样品的损伤,实现不导电样品无需喷金处理,还原样品真实信息。在该产品研制过程中,高新区、科大硅谷等多方力量为企业提供了“看得见用得上”的真实验证场景,证实了技术产业化应用的可行性,显著提升了市场对该技术价值的认可度与采购意愿。

此外,高新区也不断加大场景应用支持力度,加速创新成果就地转化、就近应用,为企业产品迭代升级提供更多创新“试验田”。按照规划,2025年高新区将打造30个标杆性城市应用场景,推动30个产业场景项目合作。

合肥国镜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冷场扫描电子显微镜

而在科技金融方面,高新区聚集投资基金230多支,基金规模达2700亿元,建立了青创资金、创新贷、助保贷等全周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在高端人才方面,高新区开创“人才日”品牌,加快建设“人才强区”。截至2024年底,全区从业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占比超50%,全区高层次人才总量达7400人,居合肥市第一。

未来,高新区将继续完善土地、资金、场景等要素资源保障,用更加高效的服务打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构建全区域、全要素、全周期创新生态体系,让更多“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让更多企业和人才在这里大胆创业、愉快创新。

科技打头阵,创新赢未来。

高新更创新,欢迎来高新。

(项磊)

相关文章

  • 带着科技回乡,这位“90后”新农人把青春扎根在田野间

    当数字浪潮拍打千年农耕文明的堤岸,青春的选择正在重新定义田野的维度。五四青年节前夕,回望“青春大讲堂——2024 成都城市跨年演讲”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来自航空航天、教育、体育、卫健、制造业、农业、文化传承等行业的青年先锋,围绕“奋斗、创新、传承、责任、担当”等青春关键词,分享了他们

    2025-05-02 17:35:00
  • 从科交会黑科技看合肥高新区硬实力

    4月26日到28日,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以下简称“科交会”)在合肥举行。本届科交会以“科技打头阵,创新赢未来”为主题,吸引了全省1500余家单位参展。合肥高新区作为全省科技创新高地,在本届科交会上表现亮眼:全区近100家科技企业参展,占全市参展企业总数的45%,充分彰显了高新区

    2025-05-02 11:35:00
  • 科技赋能物流未来:胡海建驱动跨越速运迈向新高度

    胡海建,跨越速运集团创始人,这位从江西抚州走出来的企业家,以“高端航空件”为核心战略,开创了物流行业的“限时速运”模式。自2007年创立跨越速运以来,胡海建带领团队推出了当天达、次日达、隔日达等跨省时效产品,为行业树立了新标杆。在胡海建的领导下,跨越速运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更在公益事业中展现

    2025-04-30 13:29:00
  • 合肥市第七届职工文化艺术节开幕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4月29日,合肥市第七届职工文化艺术节在新站工人文化宫开幕。  合肥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曹亚兵介绍,本届文化艺术节以“中国梦·劳动美·合肥篇章——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设置摄影比赛、歌唱比赛、宣讲比赛等群众喜爱的10个活动,打造以职工为中心和以创新为导向

    2025-04-30 09:56:00
  • 特朗普签署公告将对汽车零部件关税提供补偿

    当地时间4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公告,允许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在美国组装汽车的汽车生产商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这一最新举措体现出美国各界对政府关税政策的反对声持续不断,给政府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根据公告,这一补偿用于抵消美国组装的汽车零部件的部分关税,补偿金额最高可达汽车零售价格的3.75%,这一

    2025-04-30 09:03:0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