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何以中国|走进古城读朱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1:40:00    

八闽大地的北麓,闽江上游的建溪之畔,藏着一座名为建瓯的古城。舒展历史的卷轴,它的辉煌往事跃然纸上。

福建省的省名,源自福州和建州。而建瓯,便是古建州治所地,有着3000多年的文明史和1800多年的建县史,是福建最早建县的古邑之一。

建瓯人文荟萃,名人辈出,朱子在这里也留下了诸多印记。岁月流转至今,那些浸润朱子智慧的故事依然在建瓯的街巷间流转生辉。

今天,让我们循着朱子的足迹漫行城郭,在飞檐翘角与黛瓦流云间,走入朱子的世界。

建瓯有着悠久且醇厚的文化底蕴。图为建瓯鼓楼(资料图)。新华网发(魏剑生 摄)

启蒙之地

建瓯市博物馆南侧,有一片景观雅致的朱子公园。这座占地总面积约3.8万平方米的城市文化公园,包含了朱在亭、一鉴桥、环溪书院、建安郡文化长廊等一众特色建筑。这其中的环溪书院,是当地根据文献记载复刻还原而建。

建设中的朱子公园(资料图)。新华网发(魏剑生 摄)

将指针拨回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这一年,朱子的父亲朱松在彼时的建州城南环溪岸上,构筑了一座风雅而幽静的房舍,取名为环溪精舍。房屋于当年秋天落成,时年11岁的朱熹,此后跟随家人在此定居。在这里,朱熹度过了一段快乐时光。

环溪精舍既是朱熹的家,也是他接受私塾教育的学塾。在父亲的帮助下,朱熹经学和诗词修养突飞猛进,为后来的学术成就奠定了深厚的根基。

绍兴十三年(1143年)三月,朱松因病英年早逝。临终前,朱松嘱咐朱熹拜师胡宪、刘勉之、刘子翚等人。这一年的秋天,朱熹跟随母亲迁往武夷。

科举印记

在建瓯老城中心,有一片正在修缮的府学景区,这其中便有正在全力复原的建州贡院。

建瓯古城导游全景图(局部)。复原中的建州贡院(研学中心)位于右上角,紧捱文庙。新华网发(建瓯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绍兴十七年(1147年),18岁的朱熹带着母亲与老师们的期望,回到建州贡院参加州试。

州试,也叫解试,因在秋天开考,又称秋试。在宋代的科举中,这是通往仕途的第一个重要考试。

当年,朱熹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州试。建州贡院的主考官蔡兹评阅其试卷,禁不住赞叹道:“吾取中一后生,三篇策皆欲为朝廷措置大事,他日必非常人。”

作为一个硬核学霸,朱熹于州试后的第二年,赴京城临安参加礼部省试,之后又顺利通过殿试,最终以第五甲第九十人的成绩上榜,赐同进士出身,从此走上仕途。

理学重生

建瓯市理学文化街区的磨房前路,有一栋名为“建安书院”的传统建筑。这座有着近800年历史的书院,是在朱熹去世之后,中国用以公开奉祀朱子和传播朱子理学的第一所书院。

建安书院大门。新华网发(魏剑生 摄)

朱熹的一生中,仕宦经历并不长,其余时间皆在游学、讲学、著述。南宋庆元六年(1200年),身陷党争的朱熹与世长辞。

朱熹死后获得昭雪,谥号为“文”。时光悠悠,转眼到了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宋理宗御书匾额,在建州赐建“建安书院”,理学在此之后首次以朝廷名义向社会公开传播。

建安书院明伦堂。新华网发(葛悦月 摄)

此后的近800年间,建安书院几经兴废。2023年11月,建瓯市委、市政府为复兴“理学名城”的文化荣光,在宋代原址上,重建建安书院。

2024年10月,建安书院重新对世人开放。

精神图腾

在建瓯市的磨房前路,除了建安书院之外,还有两座现代复建的古建筑,与朱子有着极深的渊源。它们便是朱文公祠和五经博士府。

朱文公祠航拍图。新华网发(葛悦月 摄)

这三座建筑被当地人称作“三朱”建筑群,是朱子理学符号的文化象征。

朱熹对建州有着浓浓的情愫。弥留之际,朱熹嘱咐长房子孙需有一脉在府城落籍。朱熹去世后,他的后人谨遵祖训,世居建瓯,开枝散叶。

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宋理宗准奏在建州钦建朱文公祠,是为朱子祖庙,开启朱子家祭先河。

明景泰六年(1455年),朝廷以朱子“有功于世”,钦授朱熹嫡长九世孙朱梴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并赐建五经博士府,由此开启每年春秋官祭朱子大典。

五经博士府航拍图。新华网发(林静琦 摄)

如今的建瓯朱庙朱府,已成为世界朱子后裔和朱氏家族的精神家园和祭祖朝圣之地。

当晨曦漫过朱子公园的檐角,当暮色浸染“三朱”建筑群的石阶,那些被岁月打磨的祠堂碑刻、书院匾额,不仅是历史的存档,更是当代人触摸朱子理学精髓的载体。

建安书院航拍图。新华网发(葛悦月 摄)

建瓯举办朱子研学活动,让孩子们浸润在朱子文化之中。新华网发(葛悦月 摄)

行走在建瓯,朱子文化不再是泛黄的典籍,而是活化于街巷阡陌的一座座建筑实物。如今的建瓯,正以“理学名城”的姿态续写着与朱子穿越时空的奇妙缘分。

这座古城展开怀抱,邀请每个到访者成为朱子文化的解读者与传承者,在山水与人文的交响中,聆听跨越时空的智慧回响。

策划:万方 王子晖 敖春磊

执行策划:袁晗 程立葳

文字:刘默涵 张敏彦

新华网新闻中心

新华网福建频道

联合出品

编辑:郑健龙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相关文章

  • 【贯彻落实区委一届九次全会精神 · 项目建设 】建安区:绿色豆制品产业园加速推进 引领腐竹产业迈向新高度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全区上下以区委一届九次全会精神为行动纲领,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在“腐竹之乡”河街乡,许昌市绿色豆制品产业园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这为豆制品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能,让“河街腐竹”的金字招牌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熠熠生辉。豆制品产业是建安区的特色名片,河街乡更

    2025-08-21 09:45:00
  • 京腔京韵唱响黄河口,东营区打造“没有围墙的文化教育综合体”

    京腔京韵,情韵流芳。在东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书院“段莲琴宣讲工作室”,段莲琴一袭素衣,手持鼓板,以一段文艺宣讲京韵大鼓《壮美黄河口》惊艳四座。铿锵的鼓点、悠扬的唱腔,将黄河口的浩荡气象与人文情怀娓娓道来,引得现场观众连连喝彩。这场演出不仅是传统曲艺的生动展示,更是东营区以文化书院为载体,打造“

    2025-05-27 11:17:00
  • 中国特色小镇 |“爱乐之城”让世界听见中国声音

    街头巷尾不时传来悠扬的琴声,小提琴在孩子们手中轻舞飞扬,音乐已经融入黄桥人的日常生活。在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汇聚了超过200家提琴生产及配套企业、3万多名从业人员,每年生产各类提琴70余万把,占中国提琴总产量的七成,多个品种远销海外。黄桥镇以一曲不同寻常的旋律,轻轻拨动着世界的心弦,更因一串串跳跃的

    2025-05-23 21:42:00
  • 静读时光 丨五峰书院:岁月窖藏的书香密码

    五峰书院肇建于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由西宁办事大臣豫师、西宁道张宗翰、知府邓承伟及知县朱镜清等人筹银1.3万余两,购西大街民房三院并花园修葺而成。其名源于西宁府五峰山(今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峰寺),借林壑幽美、清泉古迹之胜景寄寓文教之志。初为西宁府各县生徒求学之所,后数易其名,历经西宁府中学堂、

    2025-04-22 16:43:00
  • 何以中国|走进古城读朱子

    八闽大地的北麓,闽江上游的建溪之畔,藏着一座名为建瓯的古城。舒展历史的卷轴,它的辉煌往事跃然纸上。福建省的省名,源自福州和建州。而建瓯,便是古建州治所地,有着3000多年的文明史和1800多年的建县史,是福建最早建县的古邑之一。建瓯人文荟萃,名人辈出,朱子在这里也留下了诸多印记。岁月流转至今,那些浸

    2025-04-22 11:40:0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