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5月7日至10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习近平主席此次俄罗斯之行,不仅将从元首外交的层面推动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世界而言也有更广泛的意义。
当前国际秩序面临多重冲击,深层原因与二战史观的动摇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单边主义的抬头背离了二战后的多边合作传统,历史修正主义蔓延加剧了国际规则碎片化,排外意识形态的复活导致了社会分裂等等。一些右翼势力通过各种手段模糊、扭曲二战历史,一些政客为了攫取政治利益、巩固自身地位为法西斯涂脂抹粉,更危险的是,错误史观正与地缘冲突形成恶性循环,企图以遏制之名贬低甚至否定中俄两国的历史贡献,以“自由开放的印太”之名突破和平宪法、复活军事冒险主义。
在这个背景下,中俄倡导的弘扬正确二战史观,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风向标作用。80年前胜利结束的那场战争首先是一场正义力量战胜邪恶力量的战争,是国际社会跨越国界、种族和意识形态差异,团结一致对抗法西斯侵略的壮举。从欧洲的诺曼底登陆到亚洲的太平洋战场,从斯大林格勒的殊死保卫战到中国的英勇抗日再到广大亚非拉地区的抗争,各国以空前的协作击败了轴心国的侵略野心,证明了多边合作在面对全球性威胁时无与伦比的力量。
我们同样不会忘记,中国的抗战胜利离不开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苏联出兵东北加速日本帝国主义的垮台,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向中国提供飞机大炮,1943年《开罗宣言》明确要求日本归还包括台湾在内其侵占的中国领土……80年前,全世界大多数国家曾经同仇敌忾,为了共同的和平理想并肩作战,这是值得全人类永远铭记的事实。
二战的胜利,是超越不同制度不同信仰的多边合作战胜法西斯强权的胜利,证明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不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正道,奠定了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平等、自觉的民族解放与和平发展潮流。弘扬正确的二战史观,也是捍卫正确的国际秩序观。战后的制度构建也证明多边合作不是强权博弈的权宜之计,而是人类在付出惨重代价后形成的文明自觉。作为二战东方主战场,中国不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贡献者,更是战后国际秩序的建设者与维护者。中国始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通过积极的外交斡旋在缓解地区危机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到三大全球倡议,中国正在以实际行动证明何为坚持和捍卫正确的二战史观,为世界提供超越零和博弈的中国方案,推动国际秩序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站在百年变局的十字路口,人类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汲取二战胜利的历史经验。正如德国前总统魏茨泽克所言:“谁不反思历史,谁就会对现实盲目。”弘扬正确的二战史观,与坚持正确的国际秩序观一脉相承,无论是地区冲突的调解,还是全球性危机的应对,都需要各国以史为鉴,坚守战后确立的正义原则。而唯有以正确的史观为锚,人类才能在逆全球化与潜在的冲突风险中守住和平的底线。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在莫斯科红场参加5·9胜利日阅兵夜间彩排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在场外行进中喊出的口号,引发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欢呼和喝彩。三个“必胜”和解放军受到的欢迎,是坚持和弘扬正确的二战史观所受欢迎和赞赏的具体体现。更多的人站在捍卫正确二战史观一边,站在守护战后国际公平正义一边,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