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华文化深深根植于我们的DNA之中”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3 11:08:00    

图为两岸嘉宾在参观峰会期间的摄影展。

“中华文化流淌于两岸民众的血脉之中,不会被短暂的政治因素所消除”“海峡两岸拥有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国家统一、民族复兴是历史的自然,更是历史的必然”……在近日于北京举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以下简称“峰会”)上,来自海峡两岸的文化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叙中华文化,表达反对民进党当局制造“文化台独”的共同心声。

本届峰会设有多场分论坛,并同步举办非遗展、摄影展、皮影戏布袋戏表演、两岸大学生电影展映等多场展演展示。大家纷纷表示,两岸同文同种、同根同源,可以携手传承中华经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合作发展文化产业,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走进人心、走得更远更深。“中华文化深深根植于我们的DNA之中。”

文化根基无法撼动

“端午节来临,两岸同胞都要吃粽子,这正源于我们有共同的饮食传统,共同的文化寄托。”本届峰会上,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受访时表示,两岸有共同的历史和未来,最能团结人、引领人、安慰人的就是中华文化。

参与峰会的两岸文化界人士普遍认为,从语言文字到饮食习俗再到宗教信仰,中华传统文化已深植于台湾社会,流淌于两岸民众的血脉之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一文化根基非政治操弄可动摇。

来自台湾的制作人、导演蒋时盛以岛内信俗为例,论证了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他说,岛内有上万座宫庙,其中祭祀的神明和信俗活动大都起源于大陆,随先民赴台才传入台湾,妈祖、关公皆是如此。“民进党当局的政治操弄,无法改变台湾青年的民族认同。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尺。”

台湾知名作词人方文山是西塘汉服文化周的发起人,他致力于传播汉服文化已有12年。“我很欣喜地看到穿汉服已成两岸文化风气。两岸年轻群体能自发参与汉服的相关活动,从而进行更深入地交流,这源于两岸同胞自发的文化亲近感。以这样的形式吸引年轻人‘入圈’,可以帮助其在了解汉服的文化旅程中,进一步提升文化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

创意产业大有可为

“文化不只是情感的桥梁,更是创新的沃土、发展经济的动力。”在本届峰会的文创论坛上,台湾商业总会荣誉理事长赖正镒表示,台湾青年在文创产业展现出色活力,希望台湾青年多到大陆交流发展,让文化成为两岸青年共同合作的重要领域。

围绕“文化同源·文创共生”的主题,两岸文创人士就文化创新、科技赋能、产业融合等议题展开讨论。论坛上,两岸企业家峰会文创联盟主席赵文暖宣布启动2025“金瓯无缺——当代青年艺术与文化创意展”作品征集,该创意展目前已成为两岸艺术家交流对话、共创共享的重要平台。

侨福国际全球业务拓展董事赖国贤认为,未来文创产业一体化需要两岸沟通,“要从老祖宗留下来的瑰宝中萃取必要的元素,并将它当代化,进而形成流行的商品乃至世界性的商业模式。特别在AI赋能文创方面,两岸文创业需要优势互补,做到同最新的AI技术相结合,以此提升水平。”

中国计算机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张旅阳说,数字技术不仅是艺术的工具和载体,更是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的重要手段。海峡两岸拥有共同的文化根脉和历史积淀,在数字文化创新领域携手合作,必能激荡出更大、更灿烂的火花。“科技与艺术的共振正在塑造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血脉亲情绵延不绝

宗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峰会期间,第二届海峡两岸宗亲文化论坛在北京台湾会馆举办。该论坛由北京市台联、北京市台办、台海出版社主办,台湾姓氏宗亲组织和爱国社团组织负责人、高校和研究机构学者等逾百人参加论坛活动。

“宗亲文化承载着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和血脉亲情,是实现彼此心灵契合的重要基石。”北京市台联党组书记袁海鹏致辞表示,研究和传承宗亲文化,对于增进两岸同胞的民族认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论坛分为实践篇与学术篇。两岸宗亲学者、宗亲代表围绕“两岸宗亲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当代价值”等议题展开分享研讨。大家认为,宗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两岸同胞的天然纽带,是任何力量都无法破坏的血脉黏结。强调要挖掘宗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宗亲交流创新发展,以此为基础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力量。

“两岸宗亲同根同源、文化相通,先辈们传承的家族记忆和文化基因深深融入每个华夏儿女血脉之中。”台湾世界郑氏宗亲总会总会长郑传兴表示,300多年来,郑氏家族先辈郑成功的事迹仍在激励后人,他的爱国精神也在郑氏家族中代代相传。

原标题:《“中华文化深深根植于我们的DNA之中”》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施薇

来源:作者: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关文章

  • 迪拜老街区成为旅游新热点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迪拜9月4日电 (记者管克江)正午时分,迪拜阿法迪历史街区的一栋黄色夯土房里,二十多位各国游客围坐在贝都因风格的地毯上,听着主持人介绍:“欢迎来到谢赫穆罕默德文化理解中心。我们的宗旨是门户开放、思想开放。在这里你可以问任何问题,我都会回答……”作为谢赫穆罕默德文化理解中心“文化

    2025-09-05 15:16:00
  • 国际社会期待中国携手各方 推动“上海精神”焕发时代光彩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国际人士表示,中国将携手各方推动“上海精神”焕发时代光彩,为全球经济稳定与繁荣注入新动力。巴基斯坦巴赫里亚大学高级副教授 哈桑·达乌德·布特:我认为“上海精神”作为上合组织的核心理念,与习近平主席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议相呼应、相契合。巴基斯坦和很多周边国家都从上合组织的发展以及共建“

    2025-08-31 05:14:00
  • 对大模型的大误解

    在过去三年,全球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为人类直接提供了一批可以实际应用的产品,还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对于AI未来的想象力,特别是通用人工智能体、超级智能体等概念,受到不少前沿开发公司竞相追逐。然而,在AI这种巨大潜力的另一面,从2023年初开始,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些科学家和研发人员,就签署多封公开信,呼

    2025-08-28 02:00:00
  • 呼和浩特又新增一处文化公园!随手拍都是年代感!

    家人们!呼和浩特又多了个能沉浸式触摸历史、还巨出片的神仙地!就在8月24日依托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白塔火车站旧址以“白塔记忆传薪火·百年京绥映巨变 ”为主题的文化公园正式开园!而谁又能想到藏在呼和浩特市前罗家营村的这座老站是 “中国铁路天花板” 级别的存在!它是京绥铁路的站点 要知道京绥铁路可是中国人自

    2025-08-26 14:51:00
  • 推进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生态文化扎根

    【光明论坛】 近日,《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正式出版,为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权威教材。其中,多个篇章专门论述了生态文化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向来高度重视生态文化建设。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要求“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

    2025-08-15 05:00:0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