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异地就医的话题
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和省会城市这类情形居多,很多在外的学子渐渐的从学习,工作,到安家,直到生子——孩子慢慢长大,父母渐渐老去,无论从老人养老还是可以搭把手照顾孙子孙女,异地就医最大的刚需人群就是这些老人们,由于年龄的增长体况的下降,寻医用药不可避免。除此之外,有大病疑难杂症大家都想去更好的医院获取更优质的医疗资源,地市的病人想去省会,省会的病人想去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医院就医。所有这些情况都可以被称为“医保异地就医”。
2022年7月,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医保部门要及时调整与本通知不相符的政策措施,确保2022年12月底前同国家政策相衔接;同步按要求调整信息系统,保障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平稳过渡。也就是说《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经办规程》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今天一起来看看异地就医备案管理、支付政策、结算流程等制度的变化,助你更好地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一、那哪些人需要异地就医:
1. 异地安置退休人员:退休后在异地定居并且户籍转入定居地;
2. 长期异地居住的退休人员:在异地居住时间长,但户籍并没有转入定居地;
3. 单位派驻异地工作人员:常驻异地工作、学习等,但户籍并没有转入定居地;
4. 异地急诊的参保人员:异地居住、探亲、旅游等,时间较短,因急诊住院;
5. 符合转院就诊规定的参保人员:大城市往往有更好的医疗资源。因病情复杂等原因,需转往统筹地区外就医。
大致分为两大类
(1)跨省异地常期居住人员
异地安置退休人员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
常驻异地工作人员
(2)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
异地转诊就医人员
因工作、旅游等原因异地急诊抢救人员
其他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
也就是说,除了原有的跨省异地长期居住参保人员、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中的异地转诊就医人员,新增了因工作、旅游等原因异地急诊抢救人员以及其他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以上人员在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后可以享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
二、外地看门诊,大部分地区支持直接报销。
这次新规规定,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医院,能够报销普通门诊和5种慢特病门诊费用。
5种慢特病门诊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
三、支持参保人在备案地和参保地双向享受医保待遇。
按照之前的规定,如果已经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就只能在备案地区使用医保。如果回参保地看病,就要先撤销备案,才能用医保。
接下来,为满足跨省长期居住人员因探亲等原因回参保地就医报销的实际需求,允许跨省长期居住人员在备案地和参保地双向享受待遇。也就是说,对于跨省长期居住的人群,只要在备案的有效期内,不管是在备案地,还是回参保地看病,都可以用医保了。
四、不同人群备案有效期不同。
新规规定,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办理登记备案后,备案长期有效,没有就医次数限制。
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备案有效期原则上不少于6个月,有效期内可在就医地多次就诊并享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不需要就诊一次备案一次。
五、因急诊来不及备案,可直接结算。
从今年开始,急诊抢救费用纳入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
参保人如果在异地有突发疾病,或者遭遇意外,这种来不及提前备案的情况,无需额外提交备案材料,也可以按照参保地的有关待遇标准,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更加方便急诊抢救患者就医。
六、允许出院前补办异地就医备案手续
如果不是急诊或者抢救,在异地生病住院之前没有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的参保人,只要在出院结算前补办本次入院之日起的备案登记手续,就不影响报销。
如果参保人来不及办理,自费结算出院的,也可以补办备案登记手续,再向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申请手工报销,具体政策按参保地规定执行。
同时,符合就医地管理规定的无第三方责任外伤费用可纳入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就医地经办机构应将相关费用一并纳入核查范围。
那如何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异地就医怎么报销?
一般来说,想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有4个基本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满足。
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条件
1.必须持有金融社保卡并激活;
2.在参保地办理备案登记手续;
3.要在选定的定点医院就诊;(可拨打12333查询,想去就医的医院是否符合报销条件)
4.就诊的费用为住院费用。

第一、异地就医备案开通
这4个条件,第1个就不多说了,稍微费点时间和精力的是办理异地就医备案。以前异地就医备案挺麻烦的,要到参保地医保局线下办理。而今天要分享给大家的,是通过“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微信小程序,线上便捷完成就医备案的流程。
第一步: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搜索图标,输入“国家异地就医备案”,点击关注并进入。或者直接下载“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

或者直接下载国家医保服务平台

第二步:进入“国家异地就医备案”,点击主页面异地就医备案申请图标。

第三步:参保地,就医地,参保险种(城镇职工 或 城乡居民),备案类型,最后点击开始备案。

这样就完成了它的备案,会系统自动审核。一般2-3个工作日后即可收到审核结果,不过现在可能更快。
第二、确定医院
确定医院在完成备案后,只有在开通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的医院看病,结算时才可以直接用医保卡报销。
所以要提前确定好医院能不能直接结算,以及能报销哪些费用。
点击“异地联网定点医药机构查询”。
确认“就医地”,输入目标医院名称。
查看目标医院下方报销情况。



第三、持卡就医
完成了前两步之后,就可以去医院看病了。
社保卡如果忘带身上也没关系,可以直接用手机上的电子社保卡或者出示医保码,都可以刷医保。
异地就医涉及了两个地方的医保政策,报销规则也有些不同:
1.报销范围:以「就医地」的 「医保目录」 为准,发生目录内的药品、诊疗项目、服务设施费用,才能纳入报销。
2.能报多少:以「参保地」的「政策」为准,包括报销的起付线、报销比例、最高限额等。如果没有进行异地就医备案,起付线可能会提高,赔付比例可能会降低,甚至还可能无法报销。
简言之:就医地决定能不能报,参保地决定报多少。
问题集锦
1.如果忘记或来不及办理备案,医疗费用就不能报销了吗?
答:报销还是可以的,但手续更麻烦,花钱也相应更多。大部分地方需要自己先垫付医药费,收集报销材料拿到参保地进行报销。
2.如果办理异地备案后,再回老家看病要不要撤销呢?
大部分地区医保异地就医备案长期有效,有些地方,可以同时使用,有些地方需要先撤销备案,才能在老家使用,所以先要拨打参保地区号+1233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热线),进行确定后再进行操作。
3.随时拨打地区号+12333,能马上得到答复吗?
答:一般人工时间是周一到周五,8:30-18:00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