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什么是归责责任原则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0 10:45:12    

归责原则是确定行为人民事责任的理由、标准或根据。它体现了立法者的价值取向,是责任立法的指导方针,也是指导法律适用的基本准则。归责原则一般必须遵循以下法律原则:

责任法定原则

违法行为发生后应当按照法律事先规定的性质、范围、程度、期限、方式追究违法者的责任。

排除无法律依据的责任,即责任擅断和“非法责罚”。

在一般情况下要排除对行为人有害的既往追溯。

因果联系原则

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首先确认行为与危害或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

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首先确认意志、思想等主观方面因素与外部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

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区分这种因果联系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责任相称原则

法律责任的性质与违法行为性质相适应。

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应当与违法行为的危害或者损害相适应。

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还应当与行为人主观恶性相适应。

责任自负原则

违法行为人应当对自己的违法行为负责。

不能让没有违法行为的人承担法律责任,即反对株连或变相株连。

要保证责任人受到法律追究,也要保证无责任者不受法律追究,做到不枉不纵。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归责原则,如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例如在医疗损害责任案件中,如果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导致患者损害的,通常会推定医疗机构存在过错。

无过错责任原则

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例如环境污染、高度危险作业、产品责任等情况下,即使行为人没有过错,也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这些归责原则共同构成了民事责任体系的基础,确保了法律适用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在实际案件中,法院会根据具体案情和相关法律规定,选择适当的归责原则来判断行为人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 天降井盖砸穿行驶车辆挡风玻璃,谁该担责

    近日,辽宁沈阳一段“车辆行驶中被下水井盖击中”的画面在网络流传。据车主行车记录仪视频显示,路面上的车辆都在行驶中,左侧相邻车道前车车轮碾过一处井盖,井盖瞬间崩飞,以极快的速度翻转砸向其主驾驶位方向,随即行车记录仪视野黑了一块。现场照片显示,车辆被砸中后停在了该路口,井盖斜插在挡风玻璃上。  此事引

    2025-04-29 09:17:00
  • 规范招标行为 净化招标市场——区政协首次以委员工作室为主导开展课题调研

    【来源:舟山市普陀区政协_政协要闻】“评定分离方式压实了招标方的主体责任,实现了责权统一,同时又强化了中标方的履约责任,从而对工程质量的提高和工程进度的把控带来积极影响”,“评定分离方式对本地企业形成了倒逼机制,促使其转变观念,内抓管理外抓质量,努力提升企业资质”,“评定分离能大大减少串标、围标等违

    2025-04-29 03:48:00
  • 给窨井盖牢“责任井盖”才能护卫脚下安全

    唐山客不慎跌入井盖缺失的窨井中受伤,是自认倒霉还是索要赔偿?赔偿责任又应由谁承担?据《法治日报》报道,近日,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人民法院调解结案一起因行人跌入排水井受伤而引发的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纠纷,由相关管理部门一次性向李某赔偿各项损失1.8万元。法院明之以法,晓之以理,让案涉窨井的管理部门看到

    2025-04-21 07:46:00
  • 北京动员部署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专项整治

    4月14日下午,北京市召开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会议指出,近年来,建筑保温材料引发的火灾多发频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教训惨痛深刻,问题严重突出。要充分认清开展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严格落实专项整治方案,压实

    2025-04-15 10:25:00
  • 黎城县东阳关镇“123”工作法构筑森林安全屏障

    中新网山西新闻4月14日电 黎城县东阳关镇位于太行山南端腹地,境内山地占58%、黄土丘陵占31%,山脉纵横,沟壑交错,覆盖大面积天然林和公益林,林地面积7633.8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31.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高达82%,以松树、柏树、栎类等针阔混交林为主,分布大量天然次生林,依托太行山独特的自然

    2025-04-14 18:11:0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