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什么是虚假债权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08:25:39    

虚假债权是指 当事人之间本不存在债权债务关系,但通过虚假的意思表示虚构出来的债权债务关系。这种行为通常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例如在离婚时转移财产或公司股东抽逃出资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的规定,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因此虚假债权债务关系也是无效的。

虚假债权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出借人不具备相应的出借能力

出借人在起诉时依据的理由和事实不符合常理

出借人不能提交债权的相应凭证,或提供的凭证有伪造嫌疑

双方当事人多次参加民间借贷诉讼

当事人拒绝出庭或委托的代理人陈述事实模糊、矛盾

此外,虚假债权在转让过程中也有几种表现形式,包括:

不良资产剥离前已受清偿:

债务人已向银行全部或部分履行,但因银行失误未能核销,导致已清偿的债权被转让;

剥离前已变现抵押物或质押物

真债权假合同:

债权真实存在,但因手续欠缺而伪造合同等借款手续。

对于虚假债权转让,如果银行等债权人在处理不良资产过程中因操作失误或其他原因将不存在或已清偿的债权转让给他人,受让人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建议在处理涉及虚假债权的情况时,应仔细审查相关证据和文件,以确定债权债务关系的真实性,并遵循法律规定进行合法处理。

相关文章

  • 突然大反转!不存在相关便利店,确认是假的!

    据公安部网安局6月24日消息,近日,网上流传一份通报,称“泰州姜堰顾高镇政府办公室两名干部张某某、李某某在三令五申严禁违规吃喝、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纪律要求下,未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镇政府周边一便利店消费方便面2份,行为逾越了公职人员的廉洁规范,造成了不良影响,予以通报批评”,引发大量网民关注和讨

    2025-06-24 11:14:00
  • 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防范打击虚假诉讼行为典型案例 亮剑虚假诉讼 守护司法公正

    6月17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全市法院防范打击虚假诉讼行为工作情况,并发布相关典型案例。本报挑选7起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以飨读者。虚构债务骗取执行非法牟利身陷囹圄2020年春,王某获悉提起民事诉讼胜诉后,在案件申请强制执行阶段,可以利用法院公信力通过司法拍卖平台拍卖玉器等物品,从而

    2025-06-18 08:13:00
  • 中国驻菲使馆:中方对干涉菲律宾选举没有兴趣

    中新网马尼拉4月30日电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发言人29日就菲个别政客诬蔑中方散播虚假信息干涉菲中期选举答记者问。有记者问:近日个别菲律宾政客称,中国在菲散播虚假消息,干涉菲中期选举。菲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艾美·马科斯发布报告称,菲政府启动所谓“沟通计划”,旨在将菲民众注意力从逮捕前总统杜特尔特并

    2025-04-30 10:11:00
  • Apple智能“个性化”Siri至今未上,消费者称苹果“虚假宣传”

    IT之家 4 月 11 日消息,苹果在 WWDC2024 中公布了 Apple 智能(Apple Intelligence)加持的“个性化”Siri,此后进行了一系列宣传营销,但实际上这一“个性化”Siri 至今还无法使用。就此,有不少海外消费者指控苹果公司涉及“虚假宣传”。据悉,本周有两名消费者在

    2025-04-11 06:56:00
  • 披着债权转让的外衣牟取非法利益,法院驳回!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在现实生活中,欠钱一方拒不还钱,债主想要回自己的钱变得越来越难。鉴于要债难且诉讼维权可能会耗费时间和精力这一现实情况,有人便动了替人要债从中牟利的歪心思。近日,延吉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三庭法官尹永杰依法审理了一起披着债权转让的外衣,代替债权人要债后从中抽取利润的案件。2020年3

    2025-04-02 14:04:0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