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成都去康定的途中,经过泸定县,泸定县的网红打卡景点泸定桥必须得体验一下。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下起雨来了,越下越大,景区为了安全起见暂定开放,但我们还是不死心继续排队,毕竟来一趟不容易,又过了一个小时,雨小了,景区工作人员看排队的人挺多的,决定再次开放。
现在的泸定桥安全性更高,在两边安装了保护网。




过去的泸定桥两边只有两根铁索作为护栏,
看着湍急的河水,踩着摇摇晃晃的桥面让人哆嗦,听说,前几年有一位游客在拍照时不小心掉下去,被湍急的大渡河水冲走了,所以景区为安全起见在两边护栏上加了保护网,即使这样,我走在桥上有人摇晃时也特别紧张,根本不敢拍照片,只想快点过去。
泸定桥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境内,是一座跨大渡河的铁索桥,全长103米、宽3米,由13根铁链构成,两边护栏各2根,桥面9根,由333块木板铺满桥面。

泸定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建成于康熙四十五年,康熙御笔题诗“泸定桥”,立御碑于桥头。建成后的泸定桥当时就成为汉区和藏区沟通的唯一渠道,每年通过泸定桥进行贸易数以百万计,对于当时贫瘠的川西地区来说,这座桥是无数人的饭碗。这也是当年红军途经泸定桥时国民党军队没有炸毁的原因,国民党军只是拆除铺在桥面的木板。
1935年5月29日红军北上,向天险大渡河挺进,要渡过大渡河必须夺取泸定桥。在光秃秃的铁链上以22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一边战斗、一边带着木板铺桥,经过2个小时的浴血奋斗,一举消灭桥头的守卫,夺下了决定生死的泸定桥,红军主力部队终于渡过了大渡河。



他们的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英勇壮举值得我们每个人记住,也因此,泸定桥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纪念地,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