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校园冷暴力有哪些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3 04:49:46    

校园冷暴力是指在学校环境中,通过非暴力的手段对学生进行精神虐待或心理伤害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表现为歧视、羞辱、冷漠、孤立、嘲讽、排挤等,给受害者带来心理上的痛苦和压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校园冷暴力形式:

社交排斥:

同学们故意孤立受害者,不与他们交流或玩耍,让他们感到孤独和无助。

言语嘲讽:

对受害者的外貌、性格、能力等进行贬低和嘲笑,让他们感到自卑和羞耻。

恶意捉弄:

通过恶作剧、捉弄等方式来伤害受害者的身体或心理。

老师的忽视:

老师对受害者的需求和问题视而不见,不给予关心和支持。

网络欺凌:

利用网络平台对受害者进行攻击、诽谤或威胁。

冷漠型:

教师无视学生的存在,对学生漠不关心、不闻不问、不理不睬。

训斥型:

教师高高在上,没有鼓励,一味批评乃至责骂,教育变训斥。

威胁型:

教师以吓唬、威胁的语气来批评学生。

嘲讽型:

教师对成绩不好、经常违纪、参加集体活动不积极、给班级量化带来负面影响的学生冷嘲热讽。

孤立型:

教师对学生进行不公正的孤立,比如孤立他,让同学都不和他玩;给他调座位,让他一直坐在后排或较偏的座位上等。

控制型:

教师对学生进行严密监视和控制。

谩骂、嘲讽等侮辱性言语攻击:

通过言语上的羞辱、排挤、恶意传言等方式伤害受害者。

疏远、孤立:

给他人带来心理压力的行为,以及对待矛盾冷处理、拒绝沟通等行为。

这些冷暴力行为不仅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还可能引发抑郁、悲伤、失眠、脱发等负面情绪,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抑郁症状。因此,学校、家长和社会应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制止校园冷暴力,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

相关文章

  • 违规!沈阳市教育局最新通报!

    按照《沈阳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在职教师违规有偿补课查处工作的通知》(沈教通〔2023〕53号)要求为进一步遏制在职教师违规补课现象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现将2025年1月份以来查处的在职教师违规补课典型案例通报如下1.沈阳市杏坛中学2名教师违规补课。2025年1月,铁西区杏坛中学教师武某、

    2025-06-28 09:57:00
  • 北京:减轻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

    日前,北京市委教工委市教委发布《关于减轻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措施》,提出要控制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总量和频次,寒暑假法定节假日及平时原则上不安排教师值班,支持教师正当有效实施教育惩戒权等内容。一起来看↓↓01市、区教育部门要控制总量和频次,内容相关或时间相近的事项

    2025-06-06 17:05:00
  • 安徽师范大学通报“被处分男教师又到保卫处任职”

    安徽师范大学通报“因猥亵被处分的男教师又到保卫处任职”:已停止涉事人员朱某某的一切工作校对:刘恬

    2025-06-05 00:54:00
  • 教师如何训练教育智能体

    当前,基于大语言模型技术平台创建智能体,并将智能体用于教学逐步成为部分学校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新路径。然而,在具体实践应用中,不少教师发现,创建智能体并不难,但是教育智能体要让符合自己的教学需要、更好地辅助学生的学习,还需要对其进行更多的“训练”。如何训练智能体,显然成为教师用好教育智能体的关

    2025-05-21 14:58:00
  • 北理工:暂未收到“教师宫某自杀”消息

    近日,网传原北理工教师宫某自杀。@荔枝新闻 记者就此传闻咨询学校,@北京理工大学 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工作人员称暂时没有收到相关消息,以官方公告为准。此前,自称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常某某实名举报其导师宫某,举报内容包括泄题,对男学生实施骚扰、猥亵等行为。针对这一举报,北京理工大学发布通报称

    2025-05-18 09:30:0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