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各位孕妈在孕期都会遇到身体水肿,特别是下肢水肿的情况。
不过不用担心,孕期下肢水肿是每个孕妇常会面临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妊娠晚期,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水肿属于正常现象,需警惕病理性水肿。

生理性水肿的原因
(1)下肢血液回流受阻:妊娠晚期随着孕期的增加,胎儿逐渐长大,导致子宫增大压迫下腔静脉,从而导致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静脉压升高,引发下肢水肿。
(2)内分泌变化:女性怀孕后,孕妇胎盘分泌的激素以及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增多,容易造成孕妇体内钠和水份的滞留,体内水份积存,就会导致尿量减少,从而出现了水肿的现象。
(3)血容量增加:女性妊娠6周开始孕期血容量增加,到孕34周时则达到高峰,但其中的血浆蛋白并未增加,导致血液相对被稀释,血浆胶体渗透压逐渐降低,使水分移向组织间隙,从而孕妇容易出现水肿情况。
病理性水肿的原因
(1)妊娠高血压:由于大量蛋白尿造成低蛋白血症引起身体水肿,程度会逐渐加重,可能会蔓延到小腿、大腿甚至是腹部,严重的会出现浆膜腔积液,同时会伴有血压升高,以及肝肾功能损害等其他系统并发症。
(2)心脏疾病:心脏病患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水肿,由下肢开始逐渐蔓延至膝盖、大腿、腹壁甚至全身,严重时常伴有心悸、呼吸困难,以至于无法平卧休息。
(3)肾脏疾病:妊娠期并发肾脏疾病;会影响体内水分代谢,导致蛋白质丧失,从而出现水肿。
(4)肝脏疾病:孕期肝脏疾病患者一旦发生水肿往往较为严重,常伴有腹水、面色暗淡,有时会出现黄疸。一旦出现肝功能损伤,应及时就医治疗,保证母婴的安全。
除了病理性水肿,大部分的孕期水肿都属于正常现象。但孕期水肿会给孕妇带来诸多困扰,如果是因为生理性原因引起的水肿,孕妇只要严格卧床休息,以左侧卧位为宜。注意增强自身体质,增加免疫力。避免剧烈运动,就可以有效地减轻水肿的现象。如果是因为病理性所造成的水肿,则需配合医生积极治疗,才能有效地改善水肿情况。

孕妇如何缓解下肢水肿?
(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随着孕期的增加,孕妇对营养的需求会更多,只有保证孕妇营养摄入充足,才能确保孕妇及胎儿的健康。
宜进食足够量的蛋白质,其可缓解下肢水肿,每日可选用富含优质蛋白质的动物类或豆类食物,如肉、鱼、虾、蛋、牛奶等;
有贫血现象的孕妇,每周还应注意补充铁元素,宜选择含铁元素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能够有效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加快新陈代谢;
每日适当的食用蔬菜水果,可缓解下肢水肿症状,宜进食有益肝肾功能、促进肾脏排出水分的蔬菜水果,如菜花、西兰花、荞麦、金针菇、番茄、苹果、猕猴桃等,且冬瓜、黄瓜、丝瓜、石榴等能帮助机体排出多余水分;
孕妇出现下肢水肿时,要以清淡饮食为主,不要吃过咸的食物,以免水肿情况加重;减少食用难消化、易胀气的食物,如糯米糕、土豆、洋葱等,以免发生腹胀,导致血液回流不畅。

(二)保证充足的休息
与水肿相关的骨关节疼痛,会直接影响孕妇的日常生活,孕妇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不能过于紧张和劳累,避免熬夜,以免加重水肿情况。每次餐后最好休息 30 分钟,下午最好休息 2 小时,每晚应睡 9-10 小时;躺着休息时,尽量平躺或左侧卧;如果上班地点没有条件躺下休息,可以在午饭后将腿抬高放在椅子上,采取半坐卧位。
(三)适当运动锻炼
孕妇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运动锻炼,如轻微动作的体操或散步,有利于血液循环,缓解水肿现象,减轻疼痛。若健康情况允许,还可进行游泳,对减轻水肿有一定好处。
(四)避免久站、坐
日常生活中,孕妇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减轻水肿,坐位工作时间长的准妈妈,可以在脚下垫个矮凳;工作间隙要适当走动,以增加下肢血流;平常坐着时,不要翘二郎腿,要常常伸展腿部,动动脚跟、脚趾、旋转脚踝关节、伸展小腿肌肉。
(五)穿着舒适的鞋子和袜子
孕妇不要穿过紧的会压迫脚踝及小腿的鞋袜,以免影响血液回流。如想穿可预防或治疗水肿的弹性袜时,应选择高腰式,并在早晨醒来离床之前先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