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而为苦而来,没有征得你的同意,让你来到人间。人生有“八苦”,佛陀所说的人生八苦分别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忧悲恼苦。有的人接触多了佛教教义后,就会明白,皈依我佛,不再进入人生轮回,不再有婚姻,有孩子,不再让一个无辜的生命因为自己的私念,来到人间,受这人生八苦。

很多优秀的人,接触到佛教,就会遁入空门,父母不理解,社会不理解,他们不是不理解孩子,而是不理解佛教对于人生的解读,所以与遁入空门的孩子交流沟通不在一个层面,各自沿着自己的思维逻辑推理着。

也就有了基督教说的“原罪”之说,人来到这个世界,为了什么?这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不是他要来,但是他来了,苦随之而来。

能怎么办?遇到好的原生态家庭,父母爱孩子,还会使得孩子人生有点乐趣,否则,不是造孽又能说什么?面对自己的孩子,一些家长还要用一套虚假的理由绑架孩子。李玫瑾在《心理抚养》中就说到,如果父母没有责任心,就不要让孩子来到人间,生而不教,就是给社会制造负担,制造犯罪分子。

儒家告诉我我们要孝敬父母,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
有人说父母是祸害,这种家长可能就是李玫瑾说的那种没有责任心的人
当我们没有学习佛教知识,稀里糊涂的成为父母,面对孩子,应该怎么样?这是一个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深思熟虑的问题。应该告诉孩子,婚姻是大事情,思考人生的问题,走什么样的路,自己选择。为人父母就是一种责任,有没有能力担当得起这种巨大的责任。走进婚姻是一辈子的事,不是到年龄就需要结婚,需要孩子。而是自己怎么样选择人生道路的问题。

面对成年的孩子,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自主的机会;面对亲朋挚友,我们应该给每一个人一个自我选择的机会;面对爱的人,我们应该有让自我选择的坦然。不能用世俗的观念绑架,不能用道德绑架,不能用爱要挟,控制。人生已是苦中作乐,不能缓解其苦,怎能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