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言道,养儿防老,前人认为养育后代是为了给自己养老,因此从小就教育他们孝顺父母。现如今,虽然社会环境改变了,但子女孝顺父母也是最基本的。
而和教育子女有关的俗语也有很多,比如这句广为流传的俗语:“慈母多败儿,家贫出孝子”。从这句俗语中,可以看出老祖宗在教育子女上的智慧。

“慈母多败儿”
社会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也都在提升,很多时候,对于子女,父母总是会过多的溺爱。
一般家庭里,父亲扮演的都是严厉的形象而母亲反之。但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对孩子过于溺爱,其实是在害他们。
在家庭里,如果他想要什么就满足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会让他养成自负自大,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长大成人后还对父母非常依赖。
倘若有天一离开父母,就什么事都做不了,倘若有天不顺他的意,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所以作为父母,不能对孩子过于溺爱,应适当关爱,适时放手,让孩子形成独立的人格,困难即是收获,只有经历了酸甜苦辣才算得上是人生。

“家贫出孝子”
为什么说贫穷家庭的孩子,往往更懂得孝顺父母,原因有两点:
第一,经济条件差的家庭,通常不能给孩子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但是作为父母,他们依然会努力将最好的一切提供给孩子,比如,吃肉时,把最好的留给孩子,却安慰孩子说自己不喜欢吃。所以比起物质上的享受,这样温情的家庭关系,更让孩子懂得珍惜,懂得感恩。
第二,贫穷的家庭,由于父母要忙于生计,孩子一般都会在小小年纪,就承担起家务,甚至还要帮助父母干一些农活。他们年纪小,就懂事,能体会到父母的不易,也更加的珍惜现有的生活。
但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孝敬父母都是应该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要为人子女,必定要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