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我国科研团队发现外周神经系统存在新型“免疫哨兵”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23:17:00    

新华社深圳4月7日电(记者陈宇轩)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该院研究员李汉杰团队在人体外周神经系统内发现了小胶质细胞,刷新了过去科学界认为这种“免疫哨兵”只存在于大脑和脊髓的观点,为进一步研究外周神经系统发育及相关疾病提供了全新视角和潜在靶点。研究成果当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细胞》。

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分为由大脑、脊髓组成的中枢神经系统以及遍布全身的外周神经系统。作为一种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科学界长期以来认为小胶质细胞只存在于大脑和脊髓中,参与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免疫过程,同时也与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综合征等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

2023年9月,李汉杰团队成功绘制了覆盖组织范围广、时间跨度长、采样密度高的人体免疫系统发育图谱。根据这个图谱,李汉杰团队发现人体发育早期的皮肤、心脏和睾丸等多个组织中,存在一些与小胶质细胞具有类似特征的细胞。

因此,科研人员猜想,小胶质细胞可能并非中枢神经系统独有,它们可能也存在于外周神经系统。随后,科研人员广泛收集生物样本,搭建研究体系,在人体临床样本、食蟹猴样本、猪样本的外周神经节中,观察到了一类与中枢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具有同样形态和基因表达特征的细胞类群,通过表观组学、细胞谱系分析以及功能实验等研究手段,证实了外周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的存在。

科研人员进一步对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24种脊椎动物的外周神经节进行分析,发现外周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起源古老,至少在约4.3亿年前这类细胞就已出现在硬骨鱼类生物的演化进程中。

李汉杰表示,这一发现为进一步研究慢性疼痛、神经损伤、带状疱疹等外周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潜在的靶点。

相关文章

  • 28年,小伙腹部一道疤藏着生命约定

    28年前,8个月大的肝母细胞瘤患儿晓海(化名)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接受右半肝切除手术,获新生;28年后,已成长为阳光青年的他携家人冒台风赶赴上海,与主刀医生肖现民教授完成一场迟到的感恩之约。这场医患重逢不仅见证生命奇迹,更映照出儿童肿瘤诊疗的进步与医者仁心的传承。医患重逢近日,复旦儿科医院普外科诊

    2025-08-21 14:22:00
  • Meta再次重组AI团队

    【Meta再次重组AI团队】据彭博社,Meta正在将其新成立的人工智能部门拆分为四个不同的团队,并重新分配公司现有的人工智能员工,试图更好地利用最近获得的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人才。(中新经纬APP)

    2025-08-20 08:30:00
  • 在“2025年度AI人物”看见中国AI的星辰大海

    8月14日,总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大型主题活动《2025中国·AI盛典》重磅揭晓“2025年度AI人物”“2025年度AI创新应用”。10位“2025年度AI人物”分别是王兴兴、陈宁、陈维良、张鹏、周靖人、姜大昕、夏立雪、韩璧丞、彭志辉、戴文渊(按姓氏笔画排序)。他们聚是一团火——在创新沃野形成燎原之

    2025-08-16 18:53:00
  • 烈日映初心,“党建+青春”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闪电新闻】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10日讯临清市尚店镇省派第一书记们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联合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礼行七彩社会实践团队连续七天顶着近40℃的高温,走进村庄与养老机构,围绕留守儿童、妇女与老年人开展系列活动,在躬耕实践中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聊城市、临清市、尚店镇等各级领导参加活动。烈属

    2025-07-11 00:26:00
  • 硅谷最贵华人诞生,上交校友庞若鸣薪酬飙破2亿美元,碾压余家辉、库克

    余家辉之外,硅谷一夜之间,又诞生了一位华人AI巨星。这次,最高薪酬纪录被刷新,从1亿美金直接飙升至超2亿美金!他便是——庞若鸣,前苹果AI/ML基础模型团队负责人。这个薪酬,是苹果给不起的。毕竟,CEO库克的年薪也才7460万美元。这个华人学者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魅力,能够让小扎亲自下场挖人,并开出如此

    2025-07-10 15:36:0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