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天产业分析
黄牛是一门古老的生意,囤积居奇,古来有之。抢购和黄牛现象总是相伴相生的,在我们的成长记忆里,贯穿始终,从抢火车票、抢房子、找黄牛挂号,到抢购演唱会门票、泡泡玛特Labubu乃至今天的小米汽车,也成为一部从刚需、发财到可选情绪消费的时代变迁记录。
经济学里对黄牛的看法比较中性,视之为一种商业润滑剂以及一种价值重估手段,以NBA球票为例,据StubHub平台的数据,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能更准确地反映实际需求,平均比官方定价高出45%-60%,这说明官方定价系统在反映市场供需关系方面存在滞后性。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黄牛现象就是「好的」、「正确」的。
人是情感动物,过高的价格和由此产生的「剥削感」,实则伤害品牌和用户。一项针对Z世代消费者的调查显示,对于某存在黄牛炒作现象的运动品牌,超过65%的年轻消费者表示,因黄牛党的存在而降低了对相关品牌的好感度,其中28%的消费者表示已经放弃购买该品牌的产品。
以2023年Taylor Swift演唱会门票抢购风波为例,Ticketmaster平台因黄牛党抢票导致系统崩溃,使得数百万歌迷无法正常购票。这不仅让Swift本人饱受诟病,更让其经纪公司Live Nation受到质疑,而使得市值单日蒸发超过13亿美元。
01 向黄牛宣战
热门商品总是面临相似的窘境,黄牛现象也在一段时期内同样袭扰着现象级产品迭出的泡泡玛特。
黄牛通过「端盒」(整盒扫货)囤积居奇,二手市场价格飙升,严重扭曲产品定价权,大幅增加了普通消费者/粉丝的成本。并且,黄牛炒作将潮玩异化为「金融产品」,使得Labubu等IP的溢价完全脱离情感价值,损害IP长期生命力。泡泡玛特管理层明确表态:「希望卖的是好产品,而非理财产品」,但黄牛行为正将品牌推向「类金融化」陷阱。
从技术角度来看,黄牛党可谓是「线上+线下」全副武装。线下来说,大牛旗下会管辖多个小牛,小牛再去拉拢大学生进行抢购,形成了一个层层分包的生态。同时,核心人员也会链接、扩散海量的半关联人员,将似有似无的组织,继续以分包形式扩大,最终形成一个分布式的生态系统。
举例来说,在收(购)、发(销)两端,掌握资金、技术、信息的,都基于生态系统的最核心,也是推动潮玩从玩具向理财产品进化的决定性力量。
稍往外围,是信息的发散者。在这个层级,信息开始从中心化向分散化裂变,像一颗蚕茧被抽丝一样,极速基于属地、品类、IP……快速分散和重组。大量假信息开始加入到真信息当中,让生态急剧复杂化。
在生态的最外围,就是海量靠线下排队抢购、靠线上贩卖信息线索的、甚至在二手平台囤积的「小散」们,往往也承担最大的时间/体力成本,或者承担最大的风险。
黄牛贡献了短期热度,其实破坏了长期生态,伤害着消费者的情感,要做穿越周期的IP,就必须对黄牛坚决宣战。
泡泡玛特,正在以「全面战役」的形式,正面阻击黄牛党。
最近一个「大牛」告诉周天财经,他已经金盆洗手不干了,因为官方升级了技术,导致很难抢,加上泡泡玛特增加了供货,抑制了价格上涨,也使得黄牛无利可图,再加上与监管的联动,已经让一些团伙「进去了」。
短时间内,黄牛生态巨变。
但这并不意味着黄牛完全放弃了这个生意,他们转向了更加隐蔽的角落,升级了更加厉害的手段:从人海战术进化到了自动化算法抢票,AI能力和算法工程师,开始成为黄牛团队的标配。
Labubu等热门IP的限量发售机制被黄牛利用技术手段(如Python 爬虫、自动化抢单工具)大规模抢占货源,导致普通消费者抢购成功大幅降低,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一位业界人士告诉周天财经,黄牛党对泡泡玛特的侵扰已在传统「人海战术」基础上,叠加了一套系统性技术攻击打法。通过抢单软件+群控+黑产链条涵盖号商(提供批量账号)、卡商(虚拟支付渠道)、设备商(群控硬件),形成完整的技术闭环,用算法战术弥补人海战术的缺陷,用技术杠杆进一步放大了黄牛党抢购成功率和对货源的席卷力度。而正常的销售系统+人手动抢购的普通用户,无法与专业化的产业对抗。更何况,黑灰产黄牛党已经大规模通过技术+人肉实现了线上线下的紧密联动。
并且,这些团伙还在全球进行技术化套利,黄牛通过跨国信息差(如泰国代购扫货后3倍溢价转售欧美),结合自动化工具实现全球抢购-倒卖链条。这背后是成熟的国际进出口+走私等违法链条和黄牛黑灰产链条的继续叠加,影响范围扩大。
黄牛的攻击本质,已经成为「机器VS人力」的不对称战争。
02 非对称战争怎么打?
普通消费者手速无法匹敌毫秒级脚本,需通过WAF(Web应用防火墙)和小程序安全协议构建机器防御层,从而实现「机器VS机器」的公平对抗。
这时,泡泡玛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腾讯云加入了战局。由于泡泡玛特有大量交易发生在微信小程序,腾讯云凭借主场优势给小程序前端代码穿上 「防护甲」,防止代码被破解、暴露,让攻击者难以分析代码逻辑。同时,对小程序前后端进行全面自动化风险扫描,精准识别并抵御SQL注入、XSS跨站脚本等常见网络攻击,降低被黑客入侵的风险,保障小程序安全运行。
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一个显著成绩是:2025年第一季度泡泡玛特线上渠道同比增长140%~145%。另一组数据是,泡泡玛特抽盒机小程序2024年11.1亿元,占国内线上收入41.3%,稳定保持着线上第一的位置。
深入来看,腾讯云为泡泡玛特设置了四道防线,所提供的小程序安全防护能力涵盖着从客户端到服务端的全链路防护:
其中,有以下四种常见的攻防较量,均有着完善的「防护甲」。
1. 第一种对抗场景是:黄牛使用反编译工具(Jadx/Apktool)破解客户端,模拟下单协议。对此,腾讯云的反制措施是,第一,小程序前端代码整包加固+关键文件加密(如抽盒机逻辑代码),提升反编译和破解门槛。第二,是注入防Hook检测,阻断调试工具(如Fiddler、Charles)对业务逻辑的篡改。
2. 第二种对抗场景是:黄牛抓包破解API接口(如水平越权修改uid)、重放攻击抢购请求。对此的反制措施包括:第一,通过微信私有协议(MMTLS),进行全链路加密;第二,动态设备指纹:在协议握手阶段生成指纹,校验客户端环境合法性。
3. 第三种对抗场景是:黄牛采用分布式脚本请求(10万+QPS攻击)、云手机集群批量操作,对此,腾讯云的反制措施是:其一,用BOT-AI引擎实时分析流量意图,通过行为序列建模(如正常用户需「加购→下单」,黄牛则是直接跳转下单)。以及,动态识别变种攻击(如云手机改机工具),解决规则库滞后性问题。其二,通过专家规则集,来预置高频请求阈值(如单IP>50次/秒)、异常IP库(标记代理IP池),再结合微信风控数据,拦截风险账号(如黑产群控账号)。
4. 第四种对抗场景也是最为朴素的一种场景,即黄牛发动人海战术,使用众包平台雇佣真人代抢,模拟正常用户行为。对此腾讯云的反制措施是:其一,进行分层风控检测,在设备风控方面,校验设备指纹异常(如模拟器/群控特征),在账号风控方面,则分析用户历史行为(如新账号高频下单),而在BOT行为风控上,识别自动化脚本(如0.2秒完成验证码)。其二,腾讯云统一决策引擎,汇总多维度数据,动态拦截高风险请求(如疑似黄牛订单)。
03 整个零售行业都在面临的命题
其实,泡泡玛特防牛记,只是零售行业最为经典的案例之一,腾讯云在大量案例中,在整个零售行业的实战中,已经总结沉淀出一套完善的方法论和作战体系:
通过微信私有协议网关产品模块,提供全链路加密传输+弱网加速,破解成本提升10倍+,黄牛无法抓包伪造请求。
WAF+BOT管理的产品模块,基于AI的流量清洗(400G+DDoS防护)+自定义规则(如拦截库存探测请求),每月拦截100亿+恶意访问,黑产订单占比从80%降至0.2%。
而图灵盾终端安全产品模块,则生成设备可信标识,检测模拟器/群控设备,从而识别云手机农场攻击,拦截96%+协议挂流量。
全链路的压测工具,则以10万微信真实账号模拟高并发场景,从而提前发现服务瓶颈,避免秒杀活动宕机。
如此复杂的一套机制,仅仅是用来防黄牛么?其实不然,羊毛党也是多数零售企业都会面临的一环考验,如何避免羊毛党来薅走本该送给用户的权益,防止恶意用户密集下单给企业带来损失,也直接关乎着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成本把控,让企业把宝贵的营销资源用到对的地方。防黄牛党、防羊毛党,这些都只是腾讯云安全能力的一小部分,更多的能力,则是保障系统平稳运行,促进业务增长。
小程序安全加速方案基于微信自研私有协议,无需改造代码,可分钟级快速接入。为商家构建了一条安全、可信、加密的业务数据通信通道,同时通过后端流量特征分析,高效识别并清洗恶意流量,为商家提供端+网关的双重安全防护,让营销更安全。
2025年4月,泡泡玛特国内C端线上业务全面迁移至腾讯云(2个小程序+APP)迁移过程:前后历时1年准备,1个月演练,用时7小时完成顺利割接。迁移后,小程序能承载的高并发提升到40W QPS,稳定支持客户频繁大量的高并发爆品秒杀活动,爆品营销的峰值考验,就是越来越多企业都会面对的一次大考。
除泡泡玛特之外,还有诸多零售商选择和腾讯云合作。比如茶百道曾经就饱受黑灰产攻击的困扰,在其开展的茶百道「中国风味地图第一季」活动中,大量黑灰产涌入,当日抢券流量一度高达16万QPS。借助腾讯云提供的方案,茶百道成功拦截了超10万QPS的异常请求,阻止超过4000万次攻击,保障每天10000杯免费奶茶不被薅走。
腾讯云WAF-小程序安全解决方案还提供十万级真实账号的全链路模拟压测工具,帮助小程序商家真实还原业务的海量高并发等复杂场景,提前发现业务架构瓶颈、以及高并发场景带来的问题,让购物节、春节等大型营销活动更平稳。
中国品牌的出海大趋势也是一股强大的潮流,面着跨文化作战的诸多不确定性,同样得到了腾讯云安全生态的稳定支持,比如,泡泡玛特接入了腾讯的EO+WAF,覆盖海外多个可用区,保障海外独立站和APP的粉丝抢购体验,稳定支撑客户全球业绩增长。
每一次出海都是一次重新创业,品牌需要在脆弱的状态中从头建立信任,这其中,科技能力提供的防护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品牌终归是要崛起的,而在这段漫长的道路上,不是所有的代价都要付一遍,所有的弯路都要走一遍,提升消费者获得感,增强品牌的健康度,都需要像泡泡玛特这样,及早及时行动起来。
*仅介绍公司,不构成推荐股票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