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侗寨女儿归 非遗薪火传——靖州四·八姑娘非遗传承活动现场见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09:15:00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易鑫 周紫云 通讯员 舒清 谭珺予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一场细雨将岩脚侗寨洗礼得焕然一新。农历四月初八,“五一”小长假的最后一天,记者来到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寨牙乡岩脚侗寨,2025年怀化夏季“村晚”示范展示暨四·八姑娘非遗传承活动在此举行。

“远方的贵客哟,喝下这碗酒,山水情谊长……”寨门口,头戴白鹭银冠、身着粉色侗装的姑娘们手捧米酒,唱起悠扬的迎客歌,这是独特的“拦门酒”仪式。

香醇的米酒入口,来自山东的游客张宏杰连声感叹:“酒甜,歌更醉人!侗寨姑娘的热情比酒还浓!”

芦笙阵阵,鞭炮声声,九十余名姑娘身着精美侗族服饰,挑着特产美食,排成浩荡长队走进侗寨。

“四·八姑娘盛会是咱们侗寨女儿回娘家的日子,比春节还热闹!”岩脚侗寨村支部书记杨雨说道。

相传宋代杨金花用乌树叶汁染黑米饭救兄,自此农历四月初八便成了团圆之日,这一习俗主要流传于湘桂黔边苗族侗族聚集区。这天,凡嫁出的姑娘都要回娘家吃黑米饭,还没有出嫁的姑娘也要穿着打扮,欢庆佳节。2008年,“四月八姑娘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团圆盛会队伍中,从靖州县城赶回的杨海燕笑容格外动人,结婚快四十年了,这个节日对她意义特殊。“很多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妹,每年会在这时相邀回侗寨,既是跟家人的团圆也是跟朋友的团聚。”

如今,这场盛会不仅是非遗的活态传承,更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引擎。作为首批国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岩脚侗寨通过挖掘当地非遗及民俗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五一期间推出丰富的游玩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当天,侗寨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

正午时分,鼓楼舞台变身“聚宝盆”,藤茶、雕花蜜饯、侗族剪纸等侗乡特产轮番登场,主持人举槌高喊:“侗族传统乐器——侗琵琶,一元起拍!”台下瞬间沸腾。网红“靖州茶油哥”挤到前排,连喊三次价,最终以390元抱得“琵琶”归。“这个竞拍活动情绪价值拉满!还能买到这么多侗寨民俗好物,太值了!”

另一边,侗寨里云雾溪畔成了欢乐的战场,80余名游客赤脚跳进水田,水花四溅中进行着紧张刺激的摸鱼比赛;侗寨长廊里,58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罗先梅正在展示雕花蜜饯技艺,冬瓜皮上她运刀如飞,雕出“姑娘”图案;合拢宴上,木桌蜿蜒铺满百米长廊,老皮扣肉、红烧猪脚、血浆鸭香气扑鼻,侗寨儿女与四方游客共叙情长。

当篝火点燃夜空,欢声笑语飘荡其间,古老的侗寨也在火光中焕发新生。

相关文章

  • 263斤男子花2.21万请9名轿夫抬上峨眉山!轿夫:从业32年来最大单

    最近,一位体重超重的游客在峨眉山景区坐滑竿上山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8月21日,一名抬滑竿的宋师傅向红星新闻记者介绍说,那位游客体重263斤,共计9名轿夫将其从山下的广福寺抬到半山腰的仙峰寺财神殿,来回42公里,包括小费共收了22100元。▲游客坐滑竿上山 视频截图据宋师傅介绍,8月15日,有一位外省

    2025-08-22 19:30:00
  • 南京博物院周边新增网约车临时停靠点

    8月19日下午,河北游客邱女士走出南京博物院叫车时,发现手机定位光标总是“滑动”到街对面或西侧路口。在门口执勤警力告知下得知南博大门外严禁车辆违停,打车应按指引去附近停靠点。她跟着标牌指引穿过地下过街通道,3分钟后在中山门西南角橙色停靠区上车离开。21日上午,记者现场探访发现,规范网约车临时停靠缓解

    2025-08-22 10:13:00
  • 女子自曝观赏梅花鹿时将孩子放到鹿身上骑乘,引发网友争议

    “小孩儿骑一下也没啥吧,我们骑不骑和你有啥关系?”8月13日,一名外地游客在小红书上发文“自曝”称,她带儿子来到西岗区星火街附近观赏梅花鹿,期间将孩子抱起放到鹿身上骑乘,被周围市民制止,并认为制止者“多管闲事”。文章一经发出,众多网友纷纷指责这名游客“没常识”。此前,我市曾发布《致大连市民及游客朋友

    2025-08-16 21:50:00
  • 云南成暑期旅居首选地 保山民宿外国游客预订量翻倍

    云南网讯(记者 彭锡)2025年暑假已过大半,8月13日,途家大数据显示,文化古城、小众避暑地和深度旅居备受游客喜爱。与此同时,游客不再满足于传统“打卡式”旅游,更倾向沉浸式体验。其中今年暑期7天以上的旅居订单同比增长两成,云南成为最热门的旅居目的地。  值得关注的是,外国游客的“China Tra

    2025-08-14 14:58:00
  • 多名游客还原“风雨少林”:僧人主动邀请进殿躲雨

    顶端新闻首席记者 杨晓妍/文 记者 何玉帅/视频 受访者供图8月8日,嵩山少林寺迎来持续的大雨。李明从海南一路骑行北上,冒雨也想一睹千年古刹。即便房檐、走廊下均能避雨,僧人依然主动邀请没带伞的他进殿内休息。雨停时,他向僧人双手合十敬礼致谢。一千多年来,少林寺宽厚的屋檐始终如一,静静庇护着所有行色匆匆

    2025-08-10 09:26:0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