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惠州技能人才总量达108万 其中高技能占36.85%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3 09:32:00    

  全市技能人才总量突破百万,怎样培养、发展好人才,形成人才成长与产业升级的良性互动?近日召开的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技能人才工作情况的报告。记者了解到,我市人才培育体系持续完善,已形成金字塔型人才结构,接下来将健全高技能人才发展制度体系,大力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百万英才汇南粤”——“留在惠州·圆梦惠州”专场招聘会。惠州日报记者朱金赞 摄

  我市有35所职业(技工)院校

  在近期举行的广东省第四届职业技能大赛上,惠州市代表队以8金8银2铜11优胜奖的历史最佳战绩强势收官,金牌总数位居全省第一梯队,其中电子技术、网络安全、可再生能源等8个金牌项目与我市“2+1”现代产业集群形成精准对接,充分彰显我市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显著成效。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赛促技,积极搭建技能人才成长平台,技能选手在各级职业技能赛事中屡创佳绩,累计斩获世界级奖项3项、国家级奖项80项、省级奖项125项。成功举办惠州市第一届制造业职业技能大赛、第二届职业技能系列大赛,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能人才支撑。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吴嘉明代表市政府作报告时说,我市聚焦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围绕惠州“制造业当家”,加快构建更具核心竞争力的“2+1”现代化产业体系,紧扣我市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守正创新、多措并举,坚定不移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

  截至2025年3月,我市共有35所职业(技工)院校,建有技能培训基地38个、大师工作室19个。其中,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个、省级培训基地9个、市级培训基地27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3个。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08.3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总量的36.85%。

  与此同时,通过产教融合,与200余家企业开设“冠名班、订单班、新型学徒制”等校企合作模式班级,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凸显,校企合作持续深化;加大对技能人才的引育和激励力度,系统谋划了“鹅城工匠”“首席技师”“青年能手”的金字塔型技能人才培育体系,技能人才成长环境不断优化;“技能夜校”将教学时间安排在8小时工作之余,创新采用“公益+市场”双轨并行机制,聚焦重点群体就业难题;连续两年开展惠州市乡村青年技能提升培训行动,为乡村聚才育才。

  推行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

  “2+1”现代产业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其对技能人才需求呈现出数量大、质量高、专业性强的特点。

  吴嘉明介绍,我市将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瞄准惠州“2+1”现代产业集群,围绕智能制造、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新质生产力重点领域,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同时辐射广东省其他地市、粤港澳大湾区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劳动者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在人才培育方面,吴嘉明说,结合惠州“2+1”现代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将重点构建一套包含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产教融合等含金量高、实操性强的配套政策。同时,构建常态化、多层次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我市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坚定不移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取得良好成效。但存在技能人才政策实质举措仍显薄弱、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完善、部分链主企业未能有效发挥作用、技能人才遴选评选活动有待优化等问题。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要强化政策顶层设计,打造既有聚才力度、也有暖心温度的技能人才制度体系。加快产教技能生态云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校企技能人才培养作用。扩大链主企业成员范围,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培育技能人才作用,提升产业链协同效能。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营造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声音

营造尊重技能 人才良好环境

  “市人大常委会调研了我市技能人才工作,我在参与调研中发现,一些家庭将技能人才等同于一线生产操作工人,认为技能人才工作辛苦,享受的福利待遇少,待遇及职业声望低。”市人大代表、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林进宽说,部分家庭普遍不愿意将孩子送到职业院校就读,存在“重学历轻技能”的现象,年轻人也普遍对进厂上班心存排斥等。

  林进宽建议加强对技能人才的多方位宣传,增进社会对技能人才的了解,提升技能人才经济待遇,营造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环境,提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荣誉感。例如,及时修订“鹅城工匠”“市管首席技师”等遴选和管理办法,适度降低申报门槛、扩大遴选范围,更好地发挥典型引领作用。

来源:惠州日报 记者刘建威 特约通讯员郭敏 通讯员陈雪松

相关文章

  • 惠州技能人才总量达108万 其中高技能占36.85%

      全市技能人才总量突破百万,怎样培养、发展好人才,形成人才成长与产业升级的良性互动?近日召开的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技能人才工作情况的报告。记者了解到,我市人才培育体系持续完善,已形成金字塔型人才结构,接下来将健全高技能人才发展制度体系,大力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2025-07-03 09:32:00
  • 海军辽宁舰、山东舰航母编队完成远海实战化训练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记者黎云)近日,海军辽宁舰、山东舰航母编队完成远海实战化训练,安全返回母港。 在这次远海实战化训练中,两支航母编队坚持实战实训、联战联训、体系练兵,前出西太平洋海域,联动相关军兵种兵力,组织互为条件、互为对手的实战对抗,完成侦察预警、防抗打击、对海突击、对空防御和舰载机跨昼夜

    2025-06-30 17:41:00
  • 粤厂动力电池出海记 从产品出口到创新输出|活力中国调研行

    南方财经记者 吴佳楠 惠州报道“亿纬锂能是第一个能够在国外形成自己生产基地的电池厂,相比其他友商在海外设厂处于产能规划或计划建设的阶段,我们的马来西亚工厂在今年1月份就已经能实现产品交付。”亿纬锂能副总裁兼董秘江敏告诉南方财经记者。与亿纬锂能一样,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还有深耕电池智能装备的广东利元亨。

    2025-06-28 11:20:00
  • 国家级试点!我市6所幼儿园上榜

    【来源:高平市人民政府_基层动态】如果内容不能正常显示,请更换浏览器进行重试 近日,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发布第一批“生态友好幼儿园”项目试点区、试点园名单及开展补充申报工作的通知,其中,我市丹河幼儿园、天怡幼儿园、万和城幼儿园、锦华幼儿园、神农幼儿园、城北幼儿园入选“生态友好幼儿园”项目第一

    2025-06-14 19:58:00
  • 全市首家养老服务职业体验工坊落地

    近日,由区民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广外街道联合举办的“青春助老 职向未来”——全市首家养老服务职业体验工坊揭牌仪式暨西城区首届养老专业应届毕业生招聘会在西城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举办,为养老专业人才搭建就业桥梁,深化产教融合,重塑养老行业社会认知。开幕式上,区民政局发布了《西城区养老人才联合培养倡议书》,

    2025-06-11 19:05:0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