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青岛家居市场,“家吉豪”这个品牌早已家喻户晓,其生产的床垫以高品质和创新设计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作为青岛家吉豪智能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退役军人刘元峰用34年成功打造了一个“床垫王国”。

“床垫王国”掌门人刘元峰。
放下“铁勺子”打起“铜算盘”
1988年,刘元峰怀着对军旅生活的向往跨入了军营。部队铁一般的纪律和高强度的训练,不仅锤炼了他的身体素质,更塑造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部队生活锻炼了我,让我学会做任何事情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去做。”刘元峰感慨地说。

刘元峰介绍床垫。
在三年军旅岁月当中,刘元峰坦言最难忘的是在炊事班工作那段时光,他不仅做到了把面团揉出“三光”(盆光、面光、手光),而且总爱琢磨如何把馒头蒸得更松软。爱琢磨的习惯后来贯穿了刘元峰的创业生涯——当别人觉得炊事班工作安稳时,他却在退役那年嗅到了改革开放浪潮中的商机。“部队教会我认准目标就往前冲。告别那天,老班长拍着我的肩膀说:‘战场上能扛枪,商场上就能扛事儿。’”
退役后,21岁的刘元峰返回家乡即墨,进入机关食堂工作。每天,伴随着食堂飘出的油香味,他握着勺子给人打菜,总觉得金属柄比枪托轻太多。凭借着在部队培养出的果断与勇气,刘元峰毅然辞掉了机关食堂稳定的工作,选择投身商海。他递交辞职信那天,母亲把搪瓷缸摔在地上生气地说:“你这孩子,放着好好的‘铁勺子’不拿,偏要去碰‘铜算盘’!”深夜的台灯下,刘元峰在日记本写下这样一句话:“炊事班的灶台能炖出百家味,可我的战场该在更宽广的地方。”
离开机关食堂的第一个月,刘元峰在旧货市场淘了辆二手四轮车,奔波在即墨服装市场的石板路上。他开车帮人拉货,车斗里堆过布料、皮鞋、塑料盆。有次暴雨突至,刘元峰把防水布盖在货主的布料上,自己淋得透湿,却因此赢得了“小刘靠谱”的口碑。
三天缝出三个床垫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一个阳光炽烈的午后。那天,刘元峰在服装市场等活儿,看见几个外乡人蹲在树荫下啃饼子,领头的中年男人嘴唇干裂,盯着他的军用水壶直咽口水。“叔,喝口水吧。”刘元峰递过水壶,用壶盖当杯子盛水,连倒了三次。中年男子抹着嘴笑着说:“小伙子,看你装车那利索劲儿,当过兵吧?”得知刘元峰有三年军龄,中年男子指了指路边停靠的一辆小四轮货车:“我们从潍坊来即墨卖床垫,缺个信得过的帮手,愿不愿意学门手艺?”
就这样,刘元峰开启了打造“床垫王国”的第一步。他坦言创业的第一课是疼痛。大弯针穿过三层毡布时,需要用顶针狠狠抵住毡布底部,手腕翻转的力度稍有偏差,大弯针就会扎穿指尖。前三天,刘元峰的右手食指裹满了创可贴,夜里疼得睡不着,就爬起来练习穿针。
刘元峰至今对完成第一个订单记忆犹新。邻县的家具店老板要三个床垫,工期三天。刘元峰把自己关在车库里,饿了啃口干粮,困了就趴在材料堆上眯一会儿。当第三个床垫缝完最后一针时,窗外已经泛起鱼肚白。他数着手上的水泡,一共17个,最大的那个在虎口处,已经磨出了血痂。
交货那天,家具店老板摸了摸床垫的缝线,竖起大拇指夸奖道:“小伙子,针脚比姑娘家还细。”500元现金递过来时,刘元峰的手在发抖,这是他创业挖到的“第一桶金”。
从“异想天开”到行业标杆
在刘元峰看来,材料是决定产品质量的核心因素。为了寻找更好的材料,他不辞辛劳,前往辽宁、湖南等地考察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刘元峰在辽宁考察时,第一次听说了石墨烯。“当时觉得这材料简直是天赐的礼物。”他记得在实验室里指尖触到石墨烯薄膜的那一刻,就像当年摸到第一块床垫毡布般悸动,“环保、透气、导热,这不就是我找了十年的东西吗?”
然而,当他带着设想找到供应商时,却碰了一鼻子灰。“人家说我异想天开,低温膜做地暖都没完全普及,怎么可能用在床垫上?”会议室里,供应商的技术人员轮番摇头,只有刘元峰固执地翻开笔记本:“我算过,一个平方米280瓦的导热系数,正好适合人体睡眠温度。”
三个月后,当订制的石墨烯薄膜送到工厂时,车间师傅们都捏着一把汗,担心地说:“这要是试验失败,几十万元就打水漂了。”刘元峰亲自守在生产线旁,从裁剪到缝合,每个环节都盯着。第一个样品出炉那晚,他躺在上面整整一夜,感受着材料与身体贴合的温度。
如今,青岛家吉豪智能家具有限公司的石墨烯床垫已获得三项国家专利,检测报告显示其抑菌率达99.8%,甲醛释放量低于0.01mg/m3。在广州的家具展上,一位同行表示:“我们追了三年,还是没追上你这当兵的‘脑子’。”
获得“及时雨”成为创业冠军
2018年,当刘元峰站在银行门口发愁时,即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及时雨”来了。“那台德国进口的绗缝机要价120万元,我们跑了三家银行都没贷下款来。”刘元峰记得那天正下着小雨,即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领导冒雨赶来,拍着他的肩膀说:“咱退役军人创业,不能让资金卡了脖子。”
创业贷款审批下来的那天,刘元峰在工厂门口足足站了半小时。看着装载设备的卡车缓缓驶入,他忽然想起在新兵连第一次握枪时的心情,那是一种沉甸甸的信任,也是一种必须扛住的责任。
2020年的创业大赛,成了青岛家吉豪智能家具有限公司的“阅兵式”。刘元峰带着团队在实验室熬了半个月,把床垫拆了又装、装了又拆,只为每个细节都做到极致。决赛现场,当评委掀开床垫内胆,看到整齐排列的石墨烯网格时,现场响起了掌声。“你让我看到了军人的较真。”评委的这句话,让刘元峰红了眼眶。
2020年销售额翻了12倍,订单像雪片般飞来,但刘元峰却做了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暂停扩张,投入300万元升级质检中心。对此,他给出了自己的解释:“部队里有句话,叫‘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做企业也一样,质量不过关,早晚要栽跟头。”
在创新路上永远当新兵
在刘元峰的办公桌上,总摆着一个物件:最新款的智能床垫控制器。每天,他还是习惯用部队的“晨训”时间来思考创新:石墨烯能不能结合艾草理疗?智能温控系统能不能更精准?这些问题,就像当年在炊事班琢磨如何让馒头更松软一样,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
车间里,90后技工小李总爱跟老师傅们讲刘元峰跟着他学编程的事情,这在青岛家吉豪智能家具有限公司并不是新闻,因为刘元峰的办公桌上常年摆着《材料科学导论》《智能制造技术》,书页间夹着密密麻麻的笔记。刘元峰表示:“部队教给我的,除了坚持,还有永远当新兵的心态。”
如今,青岛家吉豪智能家具有限公司的展厅里,一面“退役军人创业示范基地”的锦旗格外醒目。车间外墙的标语写着“一针一线,皆是军魂”。刘元峰常对来访的年轻人说:“创业就像行军打仗,没有捷径可走。只要记住两个字‘靠谱’,战场上能守住阵地,商场上就能守住人心。”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