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护神经之微 守生命之光 | 南海四院内四区护理团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2 10:04:00    

晨光透过窗户,在病房的白墙上投下斑驳光影。护理人员正为偏瘫患者调整睡姿:掌心朝上垫着软枕,肘关节微屈;膝窝下的枕头恰好托住下肢,防止外旋……这样的动作,在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简称“南海四院”)内四区(神经内科)67张病床间每日重复,护士们用专业与温情,为脑卒中、偏瘫等神经系统病患编织起生命守护网。

护理团队合影。

两次卒中后的“神经复苏密码”

付先生从深度昏迷中醒来时,最先感受到的是掌心的温度。护士正托着他的前臂,避开颈侧的气管套管,轻柔地做着关节活动:“每天活动活动,肌肉才不会萎缩。”此前他经历两次脑卒中,术后转入ICU,数天后带着气管套管来到内四区时,仍昏迷不醒。

气道管理是关键。护理团队定时为他翻身叩背,帮助他排痰,避免肺部感染。考虑到家属经济压力,无法长时间承受营养液注射的费用,护士长黄志玲带领团队制定了家庭鼻饲方案,从食材搭配到制作方法细细指导给患者家属,护士们每天将精心调配的营养餐缓缓注入胃管。

内四区护士正在为患者进行开天门治疗。

同时,发现付先生在苏醒后神情呆滞,护士们说服家属推他到户外晒太阳:“让他听听鸟鸣、感受阳光,心里才不会封闭。”

日复一日的精心护理下,奇迹逐渐显现:他的眼神不再空洞、有了光亮,肢体出现反应,营养有了改善、体重也在逐渐增长……护理团队联合康复师为他定制训练计划,帮他一点点进步,慢慢找回对身体的控制。

床边康复指导。

护理的烛光永远照亮

在病房走廊的尽头,89岁的刘奶奶静静躺着。她患有多器官衰竭,自知时日无多,曾拉着护士的手说:“不想孤零零回家等待,想在这里走完最后时光”这句话让护理团队记在了心里。

刘奶奶的子女因工作繁忙,每周只能来院一两次,大部分时间只有护工和护士们陪伴。护士长黄志玲发现,即便每天陪老人聊天,她眼中仍有挥之不去的孤独。

“临终关怀不仅是减轻痛苦,更要让老人感受到被重视、被爱着。”黄志玲翻开老人的入院档案,发现她的生日临近,便悄悄组织护士们准备惊喜。生日当天,她们带着小蛋糕和手写贺卡走进病房,烛光映照在老人苍白的脸上。当“生日快乐”歌响起时,老人浑浊的眼睛突然湿润了,颤抖着用手碰了碰蛋糕上的奶油。那一刻,老人的眼角闪着泪光,护士们围在床边的身影,构成了最温暖的“临时家人”合影。

这样的温情仍在延续。科室正筹备“生命的故事”墙,用照片和手札记录医患间的温暖瞬间。“我们希望这里不仅是治疗疾病的地方,更是充满人情味的生命驿站。”黄志玲说。

温暖有趣的中秋游园活动。

编织全周期健康守护网

每周两次的病房走廊,总会出现这样一幕有趣的风景:护士们带领老年患者做起“节律操”,将康复训练融入趣味律动,帮助他们提升协调性、降低跌倒风险。患者们笑称:“比跳广场舞更有意思,还能防摔,一举两得!”

节律操运动。

传统节日里,科室总会有特别的活动。中秋的主题游园会上,护士们把健康知识藏进灯笼谜面,搭配精心准备的健康膳食和定制礼品,让患者在猜谜、投壶等传统游戏中欢度佳节,实现健康理念的浸润式传递。

走出医院,护理团队的脚步遍及西樵。他们定期为脑卒中高危人群开展讲座,走进社区普及健康知识,将守护从病房延伸到生活的每个角落。从病床前的细致照护,到节庆里的温暖相伴,再到社区中的知识传递,这支团队始终以全周期守护为信念,让健康与希望渗透进每个生命的维度。

科室义诊活动。

早晨,护士们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在67张病床间穿梭的身影,是守护生命最动人的风景。她们以专业为盾,以温情为光,在神经疾病的阴霾里,为患者点亮生命的希望。

文/南海融媒记者 许可可

通讯员 黄春梅 李霞玉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相关文章

  • 咸宁市首家心理专科医院试运营

    近日,走进位于咸安区公园道酒店旁的咸宁市阳明心理医院,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环境、崭新的医疗设施。医院五楼心理治疗室里,79岁的姚德才老人正在医生的陪伴下进行“音乐疗法”。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他从最初的难以入睡,到现在每晚仅醒来一次,睡眠障碍得到了显著改善。“医院从去年8月正式动工,今年4月底一期建

    2025-07-11 09:16:00
  • 烈日映初心,“党建+青春”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闪电新闻】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10日讯临清市尚店镇省派第一书记们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联合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礼行七彩社会实践团队连续七天顶着近40℃的高温,走进村庄与养老机构,围绕留守儿童、妇女与老年人开展系列活动,在躬耕实践中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聊城市、临清市、尚店镇等各级领导参加活动。烈属

    2025-07-11 00:26:00
  • 硅谷最贵华人诞生,上交校友庞若鸣薪酬飙破2亿美元,碾压余家辉、库克

    余家辉之外,硅谷一夜之间,又诞生了一位华人AI巨星。这次,最高薪酬纪录被刷新,从1亿美金直接飙升至超2亿美金!他便是——庞若鸣,前苹果AI/ML基础模型团队负责人。这个薪酬,是苹果给不起的。毕竟,CEO库克的年薪也才7460万美元。这个华人学者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魅力,能够让小扎亲自下场挖人,并开出如此

    2025-07-10 15:36:00
  • 极地寻甲丨河北大学科考团队已在高原发现200多个新物种

    7月9日,长城新媒体记者跟随河北大学任国栋教授团队深入青藏高原腹地,探寻高原甲虫的“生存智慧”,开启了一场“极地寻甲”的科学远征。科考首站挺进昆仑山玉虚峰,在海拔4600米的高山草甸中探寻甲虫的奥秘。任国栋教授说,这是他第44次来到青藏高原采集标本,每一次都有新收获、新惊喜。2002年至今,团队已经

    2025-07-09 18:43:00
  • 甬派十周年|“指尖战场”十年见证,他们讲述成长密码

    7月8日,宁波市级重大新闻传播服务平台——甬派客户端迎来成立十周年。当天,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举行“甬派十年,每个人都是主角;我们在一起,就是宁波!”主题庆典活动。活动特别设置“回望”篇章,邀请三位在甬派平台上成长起来的优秀记者、编辑登台,分享他们在媒体融合大潮中的实践与感悟。高质量“实战”:锤炼真本领

    2025-07-08 14:13:0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