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官方通报:发病1例,死亡1例!近期大量出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09:14:00    

4月15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2025年3月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其中深圳报告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发病1例,死亡1例。而食物中毒的原因就是因为误食毒蘑菇。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

2025年3月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2025年3月(3月1日零时至3月31日24时),我省共报告2起一般及以上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为较大级别,共发病2例,死亡2例。分别为:深圳市龙岗区报告的一起误食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病1例,死亡1例;珠海市斗门区报告的一起食用蟾蜍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病1例,死亡1例。




曾有多起类似案例发生

老婆景区里采了6个

老公吃完送进ICU

2024年9月,桐庐女子在景区散步摘了8朵野蘑菇,其中5朵“白伞伞”、3朵“灰伞伞”。回到家后,女子用蘑菇加上青菜煮面,老公吃了上吐下泻。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通过对比发现,其丈夫可能同时吃下了两种剧毒蘑菇:


一种是有毒的鹅膏菌类,又名“白毒伞”,只需要食用一点点,就能让人“躺板板”,主要影响肝功能,严重可导致肝功能衰竭。


另外3朵灰褐色的,是亚稀褶红菇,也是一类高致死的毒蘑菇,主要导致肌肉溶解并引发肾衰竭,严重者可有心脏毒性,这次患者出现心跳骤停的罪魁祸首就是亚稀褶红菇。


经过一系列抢救工作,患者情况逐渐康复。

大厨采了一筐与同事分享,

8人中毒


2024年9月,杭州大厨在河边草丛里采摘了整整一筐蘑菇,回去后煮了和同事分享,结果8个人上吐下泻一起中毒。


“这其中有一位病人只吃了一片,结果也发病了!幸好他们发病时间早,且就诊及时,目前六位住院患者都是轻度肝损伤。”据主任医师介绍,通过护肝解毒、护胃补液等积极治疗,患者都已好转出院。


仔细观察患者带来的这些白蘑菇,伞盖是白色,伞盖表面分布着褐色斑点,菌杆长长的,呈浅棕色,高度疑似毒蘑菇大青褶伞。



野生蘑菇千万别吃



“蘑菇中毒的也多是对毒蘑菇有一定鉴别能力的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陈子晞副主任医师说,很多人都自以为有鉴别野蘑菇的“土方法”,殊不知却是“刀尖舔血”。


实际上,除了专业人士凭借丰富的经验多方鉴别外,目前并没有哪种方法能百分之百识别出毒蘑菇,鉴于蘑菇中毒的后果很严重,建议大家不要去采野生蘑菇。


毒蘑菇中毒如何自救?


1.催吐

在中毒者神志清醒的情况下赶紧催吐。可用手指抠咽部或用器具压迫舌根部即可引起呕吐。可反复多次,尽量把胃内的食物呕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

2.立即就医

中毒后立刻到正规医院救治,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鉴定蘑菇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来源:齐鲁晚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钱江晚报此前报道等 编辑:小W

相关文章

  • 汽车舆情大事件排行榜:浙江极越汽车重新更名为枫盛汽车...

    通过对2025年4月23日至2025年4月29日期间国内汽车行业事件网络传播热度指数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浙江极越汽车重新更名为枫盛汽车;雷军发文!上海车展上,每天送5000顶棒球帽。网友瞬间沸了!;9个城市和30个项目列入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车轮上的“充电宝”要来了;利好来了!十部门联合发文:

    2025-04-29 12:05:00
  • 肝癌防治新突破:从“癌中之王”到可治之症

    在我国,肝癌曾因高发病率、低生存率被称为“癌中之王”。随着乙肝疫苗接种普及和诊疗技术进步,肝癌防治迎来重要转折——早期诊断率明显提升,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创新方案不断涌现,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双免疫联合”等前沿疗法为晚期患者带来新希望,部分患者生存期突破3年。今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

    2025-04-26 14:23:00
  • 夏邑县久之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对热敷贴主动召回

     夏邑县久之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报告,由于其生产的一批次热敷贴不符合规定,企业对其主动召回,召回级别为三级。召回产品的型号、规格及批次等详细信息见《医疗器械召回事件报告表》。  附件:医疗器械召回事件报告表  2025年4月10日

    2025-04-26 09:40:00
  • 基金助力AI创新 粤科抢占“智”高点打造发展新引擎

    近日,“‘粤科发布’37号:人工智能优质项目龙岗专场”在广州粤科金融大厦举办,龙岗粤科人工智能母基金宣告成立,认缴规模达10亿元。多家来自人工智能芯片、大模型、机器人等细分赛道的优质企业登台路演,活动共吸引超150人参加。粤科金融集团是广东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科技金融平台,“粤科发布”是粤科金融集团和

    2025-04-23 20:13:00
  • 从“我”到“你”:陕中二附院护理案例中的沟通新“视”界

    一次精准的病情交接,一句安抚家属的暖心话语,一次细致的体征监测,护理工作的每帧画面都是沟通艺术。在医疗行业中,沟通不仅是临床信息的传递工具,更是构建医患信任、优化诊疗流程的核心纽带。通过角色互换与共情训练,把交流变成一种贴心的艺术,让患者感受到更有温度的医疗服务。为全面落实《咸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

    2025-04-23 15:13:0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