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评论员 刘瑞琪
7月9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曲阜尼山如约拉开帷幕,论坛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为主题,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文化名人等齐聚于此,共赴这场文化交流的盛会。
何以尼山?
尼山,是圣人孔子诞生地,儒家学说从这里出发,千百年来以各种形式绵延传承,走向世界。要想探寻中华文明的根脉,应该到尼山。回望来时路,自2010年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启幕,到今日的第十一届盛会,从1到11,从“和而不同与和谐世界”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从最初的学术研讨,到融合文化展览、艺术展演于一体的“立体对话场”,从参会专家仅30人到来自70多个国家的500余位嘉宾济济一堂,探讨不同文明之间和合共生之道……孔子之声化作不同文明间的和声共振,尼山化作中外文明对话的重要窗口,为应对全球挑战、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贡献更多思想智慧。
何以对话?
“现在的世界太需要对话了,尤其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通过对话,可以懂得对方、欣赏对方、学习对方,增进友谊,和睦相处。”2010年9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在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主旨讲话中发出如此呼吁。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滋长,地缘冲突此起彼伏,贸易和关税壁垒高筑的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呼唤对话的力量,更需要用“对话”来推动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包容共存。尼山,正是这个与全球对话的桥梁。在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对话全球,不仅能促进文化理解,更是在为全球合作奠定基础,广泛凝聚文明共识,逐步构建更加美好的未来世界。
何以走向全球?
一场2700多年前的讨论,孔子提出“和而不同”,穿越时空,箴言的影响持续至今。“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贯穿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在碰撞与对话中,我们寻求着更高层次的和谐与共识,这与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不谋而合。“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从尼山到全球,孔夫子的话早已经不是来自东方的一面之词,当今世界局势波谲云诡,歧路交织,“和而不同”的智慧更加闪烁着超越时代的光芒。从“和而不同”照见“美美与共”,文明因多样而对话,因对话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对文明与文明之间关系的精准概括,在尼山,中华文明实现了从“被看见”到“被需要”。从1到11,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主旨不曾改变。在与多元文明对话中,我们听见,真正的全球化,从不是让一种声音覆盖万物,而是让每一种声音,都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交响中找到与世界的共鸣。
尼山的钟声回荡,人类精神的穹顶,终将由所有文明共同撑起。这,就是尼山给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