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朱绩崧:写诗与AI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5:56:00    

人到中年,经历稍多,对年少时熟读的诗词便加深了几分认识,偶尔自己也写写填填。我仍是“土法”,不靠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全凭HI(human intelligence,人“躬”智能)。

譬如,上周作五绝一首:“校字似观潮,春来多长消。至今思渡海,不敢对诸桥。”还算满意,拿日本秀丽笔抄在刚面世的《英汉大词典》(第3版)题签页上,献给复旦历史系姚大力教授。

李天扬兄读之,评曰:“堪比AI。”看到拙作的姚先生高足温海清兄,还用AI作了解读,截屏给我看,问我准不准。我说,大多数不准,第二句的意思是只有天气舒适如春,编词典才效率高些;第三句“渡海”双关,指文明之间跨越重洋的对话,也指日本作家三浦紫苑长篇小说《编舟记》里玄武书房耗时十五年编写的那部辞书《大渡海》;第四句“诸桥”也是双关,指跨海大桥般雄伟的历代工具书名作,也指一位姓诸桥的日本汉学家——1998年秋,本科刚入学英文系的我,在复旦听的第一场讲座就是姚先生做的,其间他提到诸桥辙次编的《大汉和辞典》素为国际汉学界奉为圭臬。我参编《英汉大词典》时,常有步武诸桥氏之心,奈何志大才疏,至今“不敢”面对前贤……

在AI的解读中,以上这些都是没有的,恐怕也不可能有。除非我明确说出来、写下来,否则除了我,没有人,更没有机器、模型会知晓。这里说的“我”,严格讲,也只是此时此刻的我,因为时过境迁,我的记忆会减弱,出偏差,抓耳挠腮之际的种种心情,我会记不全,甚至想不起。可不管怎么说,写诗这个过程,让我强烈体会到,生活的经历果真可以让一个人的某些瞬间,独一无二,不可替代。

刚下载了AI应用那阵子,我也尝试过让AI写格律诗,成品不敢恭维:第一稿没押韵,我指出问题,第二稿换了字,还是不押,连普通话的韵都凑不上,更别提《平水韵》了。是不是太有人味的东西,AI 都注定不擅长呢?

笔行此处,我不禁想起2002年春“巧遇”的那首诗。彼时逃课去北京玩。火车下来,第一个打卡颐和园。到得太晚,眼看闭园,只能万寿山匆匆一爬。暮色里,迷了路。幸遇一位锻炼结束回家的大爷,带我和同学下了山。途中,他还领我们去看了一块宸翰御诗碑,上刻乾隆爷自书的五律《题惠山园八景其七·寻诗径》:“岩壑有奇趣,烟云无尽藏。石栏遮曲径,春水漾方塘。新会忽于此,幽寻每异常。自然成迥句,底用锦为囊。”大爷夸我:“您是我见过的第一个能把整首诗都念下来的年轻人!懂书法!”又考我:“最后一句,您知道是什么典故吗?”我以为是诸葛武侯,大爷纠正道,是唐诗鬼才李长吉。当年要有AI在手,肯定不会犯这个错,也肯定看过就忘了,因为AI太方便了,断不会于二十三年之后,独独对清高宗数万首诗里的这一件,记忆犹新。

人类对信息,从口口相传,到文字记载,是一大飞跃,这场飞跃最后的助推力来自现代印刷术;我觉得现在是第二次飞跃,文字从纸面迁移到电子屏幕上,更有海量图像,静态的、动态的,随时取代文字。那么,在这一次飞跃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个人,该如何对待信息呢?全都上缴给电子外存,还是继续充实大脑内存?甚至,会不会因为我们这步步退让的惰性——“算起来太麻烦”“这对仗可怎么搞啊”“不想背了,反正网上都有”——AI最终取代我们,成为四海八荒一切思考的主体?只是,如若有朝一日,连审美都离不开AI,人存在的意义,可能要往他处寻觅了吧?扯远了,还是趁沪上春深花重,多写几首诗吧,否则AI还有什么好解读呢?

原标题:《朱绩崧:写诗与AI》

栏目编辑:郭影 文字编辑:钱卫

来源:作者:朱绩崧

相关文章

  • 28年,小伙腹部一道疤藏着生命约定

    28年前,8个月大的肝母细胞瘤患儿晓海(化名)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接受右半肝切除手术,获新生;28年后,已成长为阳光青年的他携家人冒台风赶赴上海,与主刀医生肖现民教授完成一场迟到的感恩之约。这场医患重逢不仅见证生命奇迹,更映照出儿童肿瘤诊疗的进步与医者仁心的传承。医患重逢近日,复旦儿科医院普外科诊

    2025-08-21 14:22:00
  • 高音喇叭扰民 格格耐心劝导

      本报讯(记者 李晓琳)楼下商户高音喇叭循环播放,楼上大爷心烦意乱,古城营村网格员上门走访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及时与商户沟通,解决了居民的烦心事。  8月13日,网格员陈俊虹入户走访时察觉到雷大爷神情疲惫、情绪低落,便询问情况。雷大爷这才说道,楼下喇叭声音太高了,正常生活都被影响了,希望网格员给想想

    2025-08-15 07:22:00
  • 日媒:参议院选举倒计时 石破茂显露“危机感”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 日本国会参议院选举进入倒计时之际,各政党在全国各地举行拉票活动,展开“最后激战”。日本媒体16日报道,执政党自由民主党总裁、首相石破茂对执政联盟达成选举目标显露出“危机感”,其能否留任首相广受关注。2024年11月11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日本东京首相官邸出席记者会。新华社发(

    2025-07-17 11:11:00
  • 日本今日有毁灭性大地震?日本政府回应

    近日,一则关于“日本7月5日将发生毁灭性大地震”的传言在社交平台疯狂传播,引发广泛关注。受此影响,有不少外国游客取消了赴日行程,日本的旅游业受到影响。随着7月5日到来,日本政府和专家纷纷出来辟谣,强调这个传言没有科学根据。受“预言”影响,日本旅游业受冲击近期在社交媒体流传的“日本7月5日可能发生大地

    2025-07-05 09:20:00
  • 应对中俄压力大,日本海自考虑取消今年阅舰式

    【文/观察者网 山猫】 据日本共同社6月24日报道,当天多名政府消息人士表示,防卫省正在考虑中止原定于今年秋天在相模湾举行的海上自卫队阅舰式。报道称,这主要是由于“中俄等国军队在日本周边活动加强”,承担跟踪监视任务的自卫队舰机调配压力过大而导致的。 (资料图)2022年11月6日,海上自卫队在相模湾

    2025-06-25 19:06:0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