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讲述东山村遗址“前世今生” 这家主题馆邀您打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20:08:00    


东山村遗址考古文化主题馆向公众开放。苏报融媒记者 陈梦娇/摄制

触摸史前文明的曙光,解码长江文化的源头。今天(4月22日),位于张家港市的东山村遗址考古文化主题馆正式向公众开放。这座承载着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记忆的新空间,通过系统叙事东山村遗址的“前世今生”,为公众开启一扇对话远古文明的窗口。

东山村遗址考古文化主题馆内景。苏报融媒记者 陈梦娇/摄

东山村遗址位于张家港市金港街道东山村,发现于1989年,历经四次考古发掘,主要揭示了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时期的遗存,是目前发现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崧泽文化遗址。学界专家将其称为“良渚文明之源”,曾入选国家文物局“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23年新一轮发掘中,红烧土祭祀广场与祭祀坑的发现,进一步证实这里是“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代表性遗址。

东山村遗址考古文化主题馆通过沉浸式展陈实现古今对话。一楼展厅通过考古工具、发掘影像,生动还原30余年考古历程。展柜中的探铲、毛刷等工具,见证了考古工作者的坚守。二楼长卷式展线集中呈现关键性文物:M94大墓出土的兽面纹镂孔陶豆,繁复的纹饰、精巧的镂孔工艺,诉说着长江下游史前文明的辉煌;M97墓中的尖底器,兼具黄河流域大口缸与长江流域小口瓶特征,为史前文化交流提供可能。

东山村遗址考古文化主题馆不仅是学术成果的展示地,更致力推动考古文化破圈。金港街道在此设立文博阅读阵地,汇集长江文明研究专著;文创工坊将兽面纹、镂孔纹样融入折扇、冰箱贴,让文物走进日常生活。未来,这里还将联合学校开展研学活动,让青少年触摸文明根脉。

市民在馆内浏览。苏报融媒记者 陈梦娇/摄

“过去,有关东山村遗址的相关内容集中在张家港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如今,在东山村就有这样一座主题馆,系统解读东山村遗址文化内涵,并推动考古文化向研学、文创、阅读等形态转化,实现了考古研究、文化传播与公共教育的有机统一。”张家港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副教授王兴亮说。

(苏报融媒记者 陈梦娇/文)

编辑 肖明

相关文章

  • 合肥市第七届职工文化艺术节开幕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4月29日,合肥市第七届职工文化艺术节在新站工人文化宫开幕。  合肥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曹亚兵介绍,本届文化艺术节以“中国梦·劳动美·合肥篇章——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设置摄影比赛、歌唱比赛、宣讲比赛等群众喜爱的10个活动,打造以职工为中心和以创新为导向

    2025-04-30 09:56:00
  • 打造区域共享阵地!“银发正青春”文艺展演将在渝北区“地下之城·洞听”持续上演

    为弘扬时代新风新貌,打造展示平台,持续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近日,重庆渝北区龙塔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在“地下之城·洞听”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成功举办首期“银发正青春”文艺展演活动。活动分为艺术展演、防空洞文化体验、助农市集参观三个部分,吸引了近500名居民观看。活动以老年文艺爱好者为主角,汇集

    2025-04-29 14:12:00
  • 艺术进课堂 绽放北疆文化风采

    在牙克石市第二中学的美术教室里,56个身着民族服饰的黏土娃娃整齐陈列,这些出自师生之手的作品,不仅是美术课堂的成果,也是美术教师郑晓辉深耕“黏土文化育人”的生动解读。“中华民族一家亲”黏土娃娃系列作品不仅展现了精湛的黏土工艺,更通过艺术形式生动诠释了民族团结与北疆文化的深厚内涵,让厚重的文化在指尖轻

    2025-04-29 10:26:00
  • 西峡县军马河镇:推进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

    顶端新闻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董德法为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今年以来,南阳市西峡县军马河镇积极开展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旨在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该镇利用村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平台,向群众普及文明新风尚,倡导节俭办婚丧、反对铺张浪费。同时,组织镇村

    2025-04-28 15:30:00
  • “雕画汉韵:寻找汉梦之旅”展览在莫斯科大学举办,复旦团队担纲数字艺术创作

    由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柴秋霞教授团队与莫斯科国立大学哲学系Cogito艺术画廊联合主办的“雕画汉韵:寻找汉梦之旅”展览,于2025年4月18日至24日在莫斯科国立大学成功举办。展览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密县打虎亭汉墓的图像文化资源为基础,通过高精度数字扫描与图像重构技术,结合当代艺术

    2025-04-28 09:26:0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