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70年后,我们仍需珍视“万隆精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09:15:00    

邵志成 翟 崑

万隆会议即将迎来70周年纪念。1955年4月18日至24日,亚非会议在万隆首次举行,并在求同存异、协商一致的磋商中通过公报,形成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这次会议也称万隆会议,其间形成的“万隆精神”随后促进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如今,国际局势出现动荡,多边主义陷入困顿,全球秩序面临持续分化与重构的压力。回望并纪念“万隆精神”,既是对历史经验的传承,更关乎现实抉择。
当下,建立在开放协商与互利共赢基础上的国际合作逻辑,正在遭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挑战。事实上,这一趋势并不限于贸易领域。在气候变化、发展融资、人工智能、公共卫生等议题上,地缘政治逻辑正在不断渗透至国际机制的规则安排与议程设定之中。制度碎片化、组织空心化加剧,全球合作机制日益呈现“俱乐部化”与“工具化”的双重特征。
当前,全球合作体系正从“制度失灵”滑向“价值断裂”的临界状态,其关键问题在于制度共识的错位和合作信任的缺失。在这一背景下,如何重建国际共识、稳定制度预期,成为维持全球治理基本框架的一个关键议题。“万隆精神”所倡导的尊重差异、包容共处与协商优先,正为破解当前治理困局提供宝贵的价值资源。
1955年万隆会议的里程碑意义之一,在于它开辟了一个不依赖大国主导、不依附意识形态阵营的政治空间。与会国家和地区在制度存在差异的条件下,基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十项原则。“万隆精神”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非对当时国际体系的被动延伸,而是对制度公平与多元共处的早期探索。它既不同于西方主导的制度趋同路径,也区别于冷战时代的阵营划分,更接近一种南方国家对公平秩序的设想。这一框架不是“替代”,而是“补正”;不是排斥差异,而是容纳差异。
此后几十年来,“万隆精神”持续被嵌入不结盟运动、金砖国家合作、东盟等多边机制中。南南合作的扩展、区域组织的兴起以及发展话语的规范化,体现出“万隆精神”从政治宣言向制度语言的渐进演化。它的意义早已超出历史范畴,成为全球南方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现实方式。
更重要的是,“万隆精神”的适用范围并未囿于全球南方国家。将它等同于某一特定身份的政治共识,不仅是忽视其理念的开放属性,也难以解释中等强国、区域机制和制度边缘国家在当前多边合作中的积极角色。全球治理的核心问题早已不在于南北划界,而是如何在差异中重建共识,在协商中生成制度连接。万隆精神所代表的,正是一种跨越制度鸿沟、求同存异之下维持合作基础的共识。
正因如此,“万隆精神”不仅适用于亚非合作、南南合作,对促进南北合作也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70年后,在规则失衡与发展焦虑同步加深的背景下,发展共识不仅是南方国家的核心诉求,更成为避免全球治理走向分裂的重要前提。这一理念也体现在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中,即坚持发展优先,将发展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加强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协调,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全球发展倡议旨在制度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对话重建互信,推动形成更加公平、均衡、可持续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
当前,以贸易政策为工具、以规则体系为手段的结构性胁迫正在加速扩散。这不仅引起全球南方国家的不安,也使不少发达国家陷入规则无法约束的治理焦虑。应对这一趋势,可以“万隆精神”为一个价值支点,推动发展权的再中心化,将发展优先重新确立为全球合作的首要共识。事实上,“万隆精神”所强调的平等协商、互利共赢,并不专属某一国家群体,而是在多边秩序遭遇冲击的当下,为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各类行为体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合作逻辑。
纪念“万隆精神”,不应止于对历史的仪式性追溯,更应使其成为重振全球发展议程的引领之一。各国可以借助相关的政策论坛和区域对话平台,就制度公平、发展融资、贸易便利化等议题展开实质对话,构建超越“南北”二元划分的合作网络。这将成为防止国家间合作断裂、延续制度协调性的关键支撑。
70年前,“万隆精神”为国家间的差异共处提供历史答案。70年后,它为破解单边胁迫、制度分裂与发展失衡提供了方向指引。(作者分别是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博士生,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相关文章

  • 好评中国丨让数字丝路更好联通世界、赋能未来

    来源:今视频在数字技术蓬勃发展、全球联系日益紧密的当下,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于7月24日在福建泉州盛大启幕。这座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再次见证了全球各界围绕数字领域展开的深入交流与合作,为续写数字丝绸之路的辉煌篇章奏响了新的乐章。此次论坛吸引了国际组织高级别代表,共建“一带一路

    2025-07-25 19:55:00
  • 外资加仓中国,全球资本“再平衡”加速

    随着中国经济基本面稳步向好,外资持续加码中国资产,A股市场逐渐成为其新的重点布局领域。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扭转过去两年净减持态势。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全球资本正经历“再平衡”过程,外资在A股的配置比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伴随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以

    2025-07-24 07:02:00
  • 国家大剧院迎机器人指挥首秀

    IT之家 7 月 22 日消息,全球首个由主流媒体组建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乐队 —— 总台央视网“小央机器人乐队”即将亮相。该乐队由央视网与星尘智能联合打造,乐队首位乐手及指挥将于 7 月 23 日走进国家大剧院,在《时光之旅》民族管弦音乐会上,与北京民族乐团演奏员联袂献艺。这也是国家大剧院首次迎来机器

    2025-07-22 18:26:00
  • 开放合作 互利共赢 和合共生

    (一)  百年变局之下,人类命运与共,“同球共济”、和合共生是人间正道。  以“供应链”打造“共赢链”——  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之际,7月16日至2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举行。现场共签署合作协议、达成合作意向超过6000项,中外参展企业和机构达到1200家,线上线下观众超过21万人

    2025-07-22 10:20:00
  • 54岁汪峰卖299元音乐课,被指销量惨淡,本人透露:曾一天卖出超5600套

    近日,摇滚歌手汪峰联合多名音乐人打造的“汪峰教你学音乐”线上课程上线。汪峰在直播中提到,自己和近百人的团队,花了3个多月录制了这套音乐课程,把自己关于唱歌、创作的经验分享给大家。汪峰在社交平台介绍课程。据悉,汪峰的音乐课在抖音平台一家名为“未来音乐学院”的店铺售卖。该音乐课程包含声乐、基础乐理、词曲

    2025-07-20 14:11:0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