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运用AI科技力量,赋能网络文艺多元发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08:15:00    

严立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文艺的发展。2021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今天,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各种表现形式交叉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AI技术正以其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智能创作辅助功能和个性化推荐系统,深刻改变着网络文艺创作方式、传播手段和欣赏渠道,赋能网络文艺多元发展。

AI技术与网络文艺之间存在丰富的内在关联。首先,AI技术融于网络文艺创作中。AI根据已有情节和人物设定,生成各种风格文字片段,为创作者提供灵感;AI也可自动校对和润色,提高文字质量和可读感;还可通过图像识别和生成技术,根据用户需求和喜好进行个性化视频剪辑、特效制作和字幕生成,将文字制作成逼真绘画作品和动画,提高用户视觉体验。其次,AI技术融于网络文艺传播中。AI通过分析用户浏览历史、兴趣爱好和行为习惯,提供个性化文艺作品推荐,帮助用户发现更多感兴趣的文艺作品,提高满意度和忠诚度。AI还可将网络文学作品转化为音频、视频、多语言等形式,实现网络文艺跨平台传播,推广给更多的用户群体。再次,AI技术满足网络文艺欣赏需求。在网络文艺活动中,因为互联网通信的即时性,作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的互动成为常态。但无论作者还是读者,都有在线与不在线的状态,AI可进行一般性互动回应,使互动变得更加流畅。AI还可根据用户阅读进度和情感反应,提供个性化剧情互动;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提供一般性文学评论,辅助用户进行更加深入的作品理解和欣赏指导。

AI技术赋能网络文艺多元发展面临不少挑战。其一,艺术价值问题。AI虽能很快写出一首诗、描述一篇短文、生成一段视频,但都不是原创,而是一种拼凑,即由大数据生成的简单综合,不具艺术价值。同时,AI不能表达情感、鞭挞现实、体悟人生。虽然在模仿人类文本句式时,会稍微带上这些表达,但不是出自内在心灵,其艺术价值非常有限。其二,版权问题。如AI作品版权争议。若AI作品有版权的话,是谁的?AI主体公司并未指令其生成作品;AI用户只是发布指令,生成某一作品。再如AI作品侵权争议。因AI生成作品往往是通过大数据分析产生,其句式文本、背景构建、情节设计等大量仿造,那构不构成侵权?若有侵权嫌疑,其作品版权就值得怀疑。其三,审美偏执问题。AI大数据的迎合与推荐会造成用户审美偏执,而长期审美偏执会让用户误以为只有某种作品是他喜爱的、好的、美的,甚至还会认为网络上只有某类作品,其他作品都不存在,或者不应该存在。这种现象在信息传播上叫“信息茧房”,在文学艺术接受上叫“偏执”,不利于文学艺术多元化发展,也不利于个人审美趣味的培养与提升,对青少年尤其有害。

AI技术赋能网络文艺多元发展,可从以下几点发力。第一,加强AI技术赋能网络文艺多元发展的立法研究与版权保护。AI作品的版权问题是一个新问题,到底怎么定义,需要深入讨论研究。AI作品有没有版权?有什么样的版权?怎样保护?这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做出决策。AI对以前作品的利用,侵不侵权?什么程度算侵权?什么程度不侵权?应该有较为明确的规定。第二,放宽AI技术赋能网络文艺多元发展的个性化推荐口径。AI大数据个性化推荐都是根据用户浏览偏好、浏览时长来进行推测,这无疑击中用户爽点,也是其审美偏好所在。但正如前面所述的,长期的单一推荐会造成用户审美偏执。因此,大数据个性化推荐应适当放宽口径,适当放宽推荐作品的多元化维度。这既有利于文艺的多元化发展,也利于个人审美趣味的培养。第三,提升AI技术赋能网络文艺作品创作的艺术价值。AI作为辅助工具,其创作作品的艺术价值应由作者负责,我们可利用但不能完全依赖AI。AI目前还不能把握人类的思想、情感,也无法独立评判社会,更不会体味人类的生命历程。因此,文艺作品的艺术价值只能靠作者自己把握。这就需要作者本人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较高的艺术素养与创作能力。

【作者系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博士。本文为2023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大数据环境下的网络文化产业价值共创与规制政策研究”(23B0555)阶段性成果】

相关文章

  • 通报

    为维护清朗网络空间和良好社会秩序,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依法查处一起网络散布交通事故谣言案件。现将相关情况通报如下:2025年4月24日11时16分,网民“瓶***66”(真实身份:李某某,男,32岁)在抖音平台发布标题为“新华广场出现特大交通事故,非常严重!两车相撞连带行人,非常严重!医护人

    2025-04-30 10:52:00
  • @济南企业 2025年山东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认定工作开始啦

    4月29日,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通知,转发《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山东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认定工作的通知》。记者获悉,2025年山东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认定工作已正式启动。 通知称,为进一步支持企业加强研发机构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发展新动能主导的现代化产业

    2025-04-29 18:13:00
  • 打造区域共享阵地!“银发正青春”文艺展演将在渝北区“地下之城·洞听”持续上演

    为弘扬时代新风新貌,打造展示平台,持续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近日,重庆渝北区龙塔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在“地下之城·洞听”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成功举办首期“银发正青春”文艺展演活动。活动分为艺术展演、防空洞文化体验、助农市集参观三个部分,吸引了近500名居民观看。活动以老年文艺爱好者为主角,汇集

    2025-04-29 14:12:00
  • 艺术进课堂 绽放北疆文化风采

    在牙克石市第二中学的美术教室里,56个身着民族服饰的黏土娃娃整齐陈列,这些出自师生之手的作品,不仅是美术课堂的成果,也是美术教师郑晓辉深耕“黏土文化育人”的生动解读。“中华民族一家亲”黏土娃娃系列作品不仅展现了精湛的黏土工艺,更通过艺术形式生动诠释了民族团结与北疆文化的深厚内涵,让厚重的文化在指尖轻

    2025-04-29 10:26:00
  • 纵览快评|“最美通缉犯”不能成为博眼球的噱头

    纵览新闻评论员 刘玉婧“如果你们还想听我讲里面的故事,以及我做托以前那些事,你们就给我卡个灯牌,进我的粉丝群。”因参与“酒托”诈骗被四川绵阳警方通缉的博主卿晨璟靓,2020年11月刑满释放后,多次尝试以“高颜值通缉犯”标签进入公众视野,两次抖音账号被封。27日下午,抖音官方账号@抖音黑板报在微博平台

    2025-04-27 18:21:0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