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解码《“1+6”方案》 看“三江两湖一河”水美建设中的四川谋划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20:17:00    

来源:【天府融媒】

“千河之省”的四川又迎来水美新举措。

4月25日,记者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新闻通气会上获悉,随着《四川省“三江两湖一河”水美工程建设“1+6”方案》(以下简称《“1+6”方案》)的落地,四川正探索通过差异化战略定位构建多层次治理体系,以形成覆盖全域、可推广复制的实践经验。

4月25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围绕《四川省“三江两湖一河”水美工程建设“1+6”方案》召开新闻通气会。

何为“三江两湖一河”?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芮永峰介绍,“三江两湖一河”即四川境内的涪江、琼江、青衣江、泸沽湖、升钟湖、赤水河。

“我们联合地方政府组织编制了‘三江两湖一河’水美工程建设的总体方案,以及具有针对性的6个子方案。”芮永峰表示,全省正结合流域特色亮点,积极推动“三江两湖一河”水美标志性工程建设,以点带面推动水环境治理提档升级、水环境质量稳定改善、三水共治成势见效,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为何是这“三江两湖一河”?

考量地理区位、生态特征等典型性

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四川持续交出水环境治理的“成绩单”。2024年,全省水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方阵。此次发布会上,芮永峰透露,今年一季度,345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为99.1%,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其中203个国考断面在扣除上游污染影响后,优良率为99%,同比持平。

以此为基础,《“1+6”方案》承载着以点带面的推动作用,以及形成覆盖全域、可推广复制的实践使命。

这体现在“三江两湖一河”6条示范河湖的选择上,首先就是充分考量地理区位、生态特征和治理需求的典型性。

“以涪江(绵阳段)为例,”芮永峰表示,其位于涪江流域中上游,干流水质连续7年达到Ⅱ类及以上,有推动水生态保护修复的良好基础,“我们希望通过在涪江绵阳段推进实施水美建设工程,以巩固优良水质和保障水资源为核心,着重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水源涵养能力提升,统筹干支流及重要湖库,打造中国西部美丽河湖典范。”

而琼江(四川段)作为川渝跨界河流,琼江大安、姚市河白沙、龙台河两河等国考断面尚未实现稳定达Ⅲ类标准,支流水质相对较差,其联防联治战略定位关键且迫切。

因此,将其纳入“三江两湖一河工程”建设,既能解决自身水环境问题,又能为川渝跨界河流治理树立标杆,有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一体化建设。

当然,还有基于自然资源禀赋的考量。

例如,升钟湖(南部县)是嘉陵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候鸟迁徙驿站,受限于道路交通不畅、旅游设施建设滞后、宣传力度不足等因素,“两山”价值转化还不充分。

因此,聚焦生态价值转换,将推动河湖功能深度开发,实现水价值协同提升,为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区提供生态价值转化的思路与模式。

“6条试点河湖在地理区位、生态特征、资源禀赋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各具代表性,涵盖省内多种类型河湖。”芮永峰概括道,通过在其流域内开展针对性的建设任务,能够系统性地探索和解决不同流域在“三水统筹”治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关键问题,形成一系列具有广泛适用性和可推广性的解决方案与技术模式。

24项具体任务

6个水美标志性工程已全面启动建设

整体上看,根据《“1+6”方案》,重点突出涪江“三水共治”、琼江水质稳定达标、青衣江水生态修复、泸沽湖生态缓冲带建设、升钟湖生态价值转换和赤水河生态资源绿色发展。

目标即明,如何抵达?

据芮永峰介绍,《“1+6”方案》明确了“三江两湖一河”水美工程建设实施的24项具体任务。

例如,针对涪江(绵阳段)“三水共治”的目标,提出了巩固改善优良水质、恢复水生态系统健康、提升水资源保障水平、加强生态价值转化4项任务。

针对琼江(四川段)水质稳定达标的目标,提出了补齐流域基础设施短板、系统防控面源污染、统筹水资源与水生态保护、推进沿江生态景观建设、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5项任务。

而在对青衣江支流(天全河)的任务中,聚焦到持续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加强水系连通和水资源保障、强化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加强绿水青山生态价值转化4项。

类似的,升钟湖(南部县区域)的任务重,推动农渔产业绿色发展、提升生态价值转化水平的路径更加明确。而在泸沽湖(四川段),要建设环湖生态缓冲带、修复湿地生态系统、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推进美丽村镇建设等等。

据悉,目前,有6个水美标志性工程已全面启动建设。其中,涪江(绵阳段)、升钟湖(南部县区域)和赤水河(泸州段)3个水美标志性工程建设进度较快。

“我们坚持多元共治、协同推进。”芮永峰表示,在具体实践中,通过引导经营主体和社会公众参与,深化全流域联防联控,推进各地方、各部门分工协作、共同发力。

例如,绵阳坚持以项目为抓手,纳入方案的11个重点项目已完成3个,总计完成投资7889万元,剩余8个项目按既定时限加快推进。南充市细化量化建设任务,明确年度具体建设目标,纳入方案的12个重点项目中,3个项目已启动建设,总计完成投资16.6亿元,剩余9个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芮永峰透露,下一步将督导相关市(州)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定期调度建设情况,有序推动各项建设工作。同时,深挖项目建设资金来源,拓宽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工程建设,开展生态系统功能提升、环境治理和生态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科技攻关,加快研究成果集成示范应用。

本文来自【天府融媒】,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 县领导深入乡镇开展“四下基层”调研

    4月28日,县委副书记、县长柳岳深入寿山乡、棠口镇开展“四下基层”活动,调研河道水质、产业发展情况。柳岳先后来到寿山乡上洋村、郑洋村、硋窑村,棠口镇孔源村,实地察看霍童溪支流水质和河道管护情况,与种植户亲切交流,详细了解葡萄、茶叶、花菜等农产品的生产种植、产品销售、经济效益情况。柳岳强调——要认真贯

    2025-04-28 22:34:00
  • 全球极危物种濒临灭绝!全国只剩一只

    苏州上方山森林动物世界内,一只像乌龟又像鳖的动物缓缓冒头,然后又悠然自得地开始“划水”,这一幕,被游客拍了下来。他们上网查看才知道,这只动物“来头”可不小,而且它的年龄,可能比大多数人都要年长。游客小李拍到的斑鳖“苏苏”(受访者提供)近日,话题“比大熊猫更濒危的动物全国仅剩1只”引起热议,话题所描述

    2025-04-28 15:06:00
  • 解码《“1+6”方案》 看“三江两湖一河”水美建设中的四川谋划

    来源:【天府融媒】“千河之省”的四川又迎来水美新举措。4月25日,记者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新闻通气会上获悉,随着《四川省“三江两湖一河”水美工程建设“1+6”方案》(以下简称《“1+6”方案》)的落地,四川正探索通过差异化战略定位构建多层次治理体系,以形成覆盖全域、可推广复制的实践经验。4月25日,四

    2025-04-25 20:17:00
  • 订单爆棚!创意爆表!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发布至今已6年,为全面深入报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就,展现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美好前景,“机遇湾区”“机遇香港”“机遇澳门”主题采访活动23日在广东深圳正式启动。23日下午,记者一行走进南山区,在优必选科技、深圳“模力营”AI生态社区、深圳科创学院实地体验各类创新成果、

    2025-04-25 15:09:00
  • 索南才让:高原生态、自然与文学

    早在十多年前,我是祁连山脉中,甘子河乡夏季营地的一名生态巡护员。每年冬春两季,我都要进山巡护,从洪乎力大山口一直到最深处的山垴,热力木掌,这几十公里河谷两岸的所有山谷沟壑,都是我要巡视的区域。我重点检查防范的是盗猎者,阻截其他乡村的畜群进入我们的山地草场,也要消除火灾的隐患、凭经验检测野生动物的活动

    2025-04-22 20:01:0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