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14时,丹东市委、市政府办公楼内突然响起尖锐的火警警报声,全体工作人员立即停下手中事务,迅速进入应急响应状态——一场紧张有序的消防应急演练正在上演。
消防控制室内,红色警示灯瞬间闪烁。值班人员迅速确认报警点位后,第一时间拨打119火警电话报告现场详情。微型消防站的队员迅速套上防火服,肩扛灭火器、手持消防水带,奔赴火警现场,展开初期火情侦察与处置。参与演练的人员有序形成队列,沿着预先规划的疏散路线快速移动,最终全部安全疏散至室外应急避难场地。
无人机升空侦察、消防机器人精准识别火点,消防救援人员抵达现场后,统筹调度参战力量科学开展灭火救援行动。经过多部门协同作战,“火情”被成功扑灭,所有人员安全撤离。整个演练过程历时45分钟,700余人参与,各环节衔接紧密、行动规范。
以“演”促防、以“练”备战。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丹东类似的消防演练已开展了400余场、参与人员达15万余人。演练背后,见证了丹东树“假想敌”、下先手棋、打主动仗的生动实践。
5月以来,丹东市委主要领导15次带队深入村屯社区、企业车间等“关键末梢”,划定末端网格9000余个,投入排查力量4.5万人次,累计排查点位5.3万余个,消除隐患4.3万条,其中新发现“曾漏管点位”超1万个,面积达12万平方米。特别是专门开展“高层建筑消防设施失能”问题排查,发现问题1289个。本着隐患必除原则,丹东市对问题实施动态化建档立账,边排查边充实边整改,已完成整治3.2万条,占已发现问题的74.4%。
丹东以集中整治为抓手全力攻坚解决积累问题。在畅通生命通道方面,拆窗破网45处、清理堆占8420处、打通锁闭安全门571处。在提升扑救能力方面,针对“消防设施失能”“无自主疏散能力场所”重点点位实施挂牌督办,提升调派等级380处,增设“微型消防站”206个,全市增补灭火器等器材1.8万余件套。在厘清管理责任方面,对新型市场主体以及自习室、非学科培训机构等场所,“宁可交叉、不可空档”,压实消防安全监管责任。
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演练当天,丹东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还将课堂搬到演练现场,以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和惨痛教训,对市直、县区、镇街、村屯社区2000余名干部进行培训。近一个月内,丹东全面推进“敲门行动”,教育各类场所、市场主体责任人40万余人次,公安民警、基层干部等1.2万人参与专项培训,线上线下推送消防报道500余篇,强化消防安全知识普及,掀起全民共筑“防火墙”的热潮。
(辽宁日报记者 李曼)